第(2/3)页 “平身!” 丹陛之上,赵祯压了压手。 百官起身,心头暗自一惊。 举目望去,官家赵祯两鬓斑白,嘴唇微白,仅是走了几步,就已是脸冒虚汗,有种难言的虚弱。 这位五十七岁的老人,垂垂老矣。 好在,官家还能行走说话,证明中风之症已经得到控制。 这一点,已然足以安抚人心。 “着礼部,以过继皇太孙之礼,设祭祀高台。”赵祯并未过问奏疏,反而是直接安排事情。 “过继皇太孙?” 文武百官,齐齐一震。 即便已经有了揣测,可这句话真的从皇帝口中说出来,还是让人一惊。 五位老一辈的宗室,竟然真的就是个幌子? “嘉佑五年,朕读《汉书》,读昭帝、成帝之旧事,心中忧虑,便私下召见了鲁国公。” 江昭解职侍疾,身上未有官职,赵祯便以“鲁国公”代称。 “鲁国公闻之,建议朕过继一人与魏王,立为皇储。” 一句话,本来是真的要传位于五位老一辈的宗室,但是官家心中不安,就改了主意。 恰好,江昭是点子王。 这不,就让官家过继小一辈的宗室给早夭的长子魏王为子。 这一来,便是太孙继位。 满朝朱紫,尽皆哗然。 小阁老,还有这一手? 嘉佑五年,彼时宗室恰好入京一年有余。 至今,五位宗室也才入京八年而已。 也就是说,这个秘密足足藏了七年? 就连几位内阁大学士,也皆是面露意外之色。 几人都是新近入阁,嘉佑五年,有几位甚至都不在京城任职。 是以,几人真正见到小阁老的威风,还真就是上次淮南赈灾,淮东乡党打福建乡党。 小阁老! 的确是有阁老风范,异常潇洒。 不过,这藏得也太深了吧? 而且 秘密立储法、太孙继位、熙河历练、授课宗室。 小阁老起码四次影响了储君之选。 这也就意味着,最终上位之人,承了小阁老四次情。 这? 几位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。 这是得养出一位两朝宠臣啊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