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曹氏,这种要干什么? 韩章面色微变,向着几位宗室子弟使了个眼神。 几位宗室子领会意思,就要劝进,太皇太后反而出声道: “先帝临御天下,夙夜忧勤,临终以神器托付于太孙。此乃祖孙至情,亦为国本之重。 太孙仁孝恭检,必能遵循先帝遗训,光大祖宗基业,望太孙早登大宝,以承先帝遗志!”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继松了口气。 不管曹氏是什么想法,反正登基一事并未出什么幺蛾子。 三进二辞,韩章出言道:“臣等恭请殿下登基!” “臣等恭请殿下登基!”百官齐呼道。 哭声渐弱,赵策英起身,向着太皇太后,以及百官拱手一礼。 旋即,缓步向着丹陛上走去。 登临御座,就此登基上位! “臣等拜见陛下!” 经韩章领头,百官齐拜。 “诸位卿家,不必多礼。” 赵策英抬抬手,旋即向着太皇太后深深一躬,行尊亲礼。 约莫三息左右,太皇太后没有反应,赵策英面色微变。 按理来说,新皇登基,大都有一个太皇太后以“长辈”身份赐福的流程。 无声一叹,赵策英擦了擦眼泪,挺直身子。 先帝临终,担心大相公专制,叮嘱他可以倚仗太皇太后,让太皇太后垂帘听政,从而制衡相权。 谁承想,大相公没有专政的迹象,太皇太后倒是冒了出来。 难办! 就怕,又是一位章献太后! 章献太后,也即真宗皇帝的妻子,曾临朝称制。 垂帘听政期间,章献太后甚至召了宗室赵允初入京,立为“嗣君”。 意欲如何,实在不难猜。 先帝十二岁登基,二十四岁方才真正掌权,足足斗了十二年之久,愣是熬到章献太后病重,方才有了出头之日。 须知,先帝可是章献太后一手养大,都尚且难以掌权。 他? 他可是太祖血脉! “大行皇帝驾崩一事,已可宣告天下!凡丧仪,依祖制行事。” 赵策英扫视百官,说出了登基以来的首道诏令:“着大相公韩章为山陵使,礼部尚书孙抃为礼仪使,枢密副使张辅为卤薄使,工部尚书余靖为桥道顿递使。” 皇帝下葬,都得有“丧仪使”,负责相关事宜。 大大小小,累计得有十余人。 赵策英仅是安排了几位主要人选。 山陵使总领一切丧葬事物,历来为百官之首担任。 礼仪使掌管丧仪,拟定谥号、庙号,或为礼部尚书,或为太常寺卿。 卤薄使主官丧礼仪仗,要么是兵部尚书,要么是武将之首。 桥道顿递使主管修缮事宜,须得修好下葬沿途的道路、桥梁,确保送葬过程通畅,往往是工部尚书。 除了主要的丧仪使外,还有不少尚未安排的职位。 没办法,新帝登基,没有丁点根基,赵策英手中实在无人可用。 如此,也唯有把剩下的职位交给大相公韩章安排。 “帝陵建造,陪葬规格,礼部、工部、户部一齐商议。”赵策英补充道。 “臣等领旨。” 几位点到名的大员,齐齐出列一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