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只是 一丝不甘掠过心头,王安石暗自一叹。 瞻前顾后,怎么可能真正的变好法? 多的不说,官家的心意都是不可控的。 万一官家今年有意变革,明年突然不想变革了呢? 变革之举,就是得趁着君王有意变法,快刀斩乱麻才行! 一念而动,王安石起身,持手一礼。 “自古变法,都是慎之又慎。” “官家初登基,胸有不俗气魄。趁此机会,恰是呈奏变法奏疏的好时机。” 王安石郑重道:“既然江尚书以稳为主,那王某就亲自上奏。” 言罢,拂袖而去。 江昭一诧。 你还知道慎之又慎啊? 这叫慎之又慎? 慎的是君王的心,担心君王变心吧? 手端清茶,江昭摇摇头,淡定的抿起来。 大周不是北宋! 赵策英也不是宋神宗! 前些日子,御前一叙,君臣已经说了变法不可急切。 要是赵策英这都应下变法,那—— 那特么就是昏君,不是明君,更不是千古一帝! 昏君有昏君的臣子,明君有明君的贤臣,千古一帝有千古一帝的千古贤相。 反正,他有灵活的道德底线。 都行! 自从公布龙飞榜,不时就有新科贡士登门拜访。 “晚生黄裳,久仰大人学识,特来拜谒。” 一人纳头就拜,约莫二十五六的样子,容貌俊朗,颇有读书人的儒雅气度。 此人,正是会试二名,黄裳! 也即《射雕英雄传》中“九阴真经”创造者黄裳的原型人物,号称读遍百经。 “不必多礼。” “坐吧。” 江昭端居上首,面色平和。 自从造纸术得到改良,书本已经不再是高门显贵的专属。 不过,论起考试,贫寒子弟还是难以考得过官宦子弟。 先天资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,教书先生的水平,足以拉开一大截差距。 因此,新帝恩科取士的三百六十七人,其中约莫两百人都是有背景门路的存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