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约莫几步,还有两人。 一人虎背熊腰,约莫二三十岁的样子。 观其年纪,就可知晓其定是勋贵子弟年轻一代的杰出人物。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。 此人,实为永昌伯庶长子,名唤梁昭。 余下一人,面有疤痕,约莫四十来岁,正是壮年。 此人,名唤景思立。 其父景泰曾任职过陕西路兵马都副总管。 自从顾偃开起势掌权以来,景思立就跟着顾偃开一路征战,算是典型的倚仗着宁远侯府的武将。 顾廷烨入陕统兵,除了能够更容易得到主帅忠敬侯郑顺的支持以外,能够继承老父亲顾偃开留下的一些老一辈人手,也是一大优势。 这也是顶级勋贵子弟一贯的优势。 但凡真的成器,入边征战掌权,那真是“所到之处皆有故吏,无不服威望伏。” 除了顾廷烨、梁昭、景思立以外,帐内并无其他人。 顾廷烨望了一会儿,回首道:“近来,熙河主力军已经沿着河州北上,肃清兰州,抵达乐州。” “此次入边征战,边军三十万之众,不但涉及西夏,还涉及吐蕃政权。” 顾廷烨徐徐道:“主力军进了乐州,便会迎来真正的大战。” “几十万大军的争斗,规模甚大,胜负转瞬就可能更替。” “主力大军入乐州,王韶防吐蕃。” “主帅划给顾某的三万边军,也不能吃干饭。” 说着,顾廷烨伸手点向渭州,沿着渭州往上,点向西平府、西凉府二地。 (如图:黑框部分是乐州。陕西路和熙河路紧邻着,中间距离也就三四个州郡。) “西平府,临近西夏都城兴庆府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” “西凉府,实为西夏辅郡,也即陪都。通一线与广漠,控五郡之咽喉。” 顾廷烨缓缓道:“这两个地方,都是重要非常。” “一旦有边军进了西夏境内,向着这两个地方过去,西夏内部定然震动。” “如此,非是奇袭,却有奇袭之效。” 三万大军,无论是摆在何处都是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。 西夏十万边军,分散于相当之长的边界线上。 单一的某处边界线,驻守的大军并不多。 陕西路与西夏长久对峙,不说势均力敌,却也差不了多少。 三万士卒猛地突袭,要想趁机打进去,并不算难。 真正难的是打下城池,并守得住城池。 只是 梁昭、景思立二人皆是一诧。 攻打西平府实属常情,此地恰是陕西战场的正北方向,距离也近。 西凉府? “猜不到就对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