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策英紧握拳头,连连点头。 自西夏颓败、吐蕃臣服以来,真正有资格阻挠大周实现大一统的就是辽国。 而辽国,最核心的军事力量是骑兵。 以炸弹的威力,一旦提前设局埋伏,辽国马匹定然是被重创,无力再战。 没有马匹的契丹人,如何可与大周士卒磨砺的军阵相争? “朕,未必不能续太祖皇帝之基业!” 赵策英长呼一口气,眼中尽是期许。 试问,有此大杀器,何愁不能实现大一统,成就千古一帝? “凡与炸弹有关者,朕都重重赏赐!” 赵策英大袖一挥,沉稳的声音中难掩激动:“江卿,你说该怎么赏?” “沈括可入正四品或从三品,三名工匠酌情赐官。”江昭抬手一礼,建议道。 炸弹的功绩,可高可低。 这就跟报纸一样,都是战略性武器。 一者增强军事,一者掌控舆论。 当然,对于赵策英来讲,肯定是炸弹更重要。 毕竟,炸弹的出现,也即意味着大周在军事方面实现了“弯道超车”。 自此以后,要想实现大一统的难度,一下子就降低了起码一半。 “言之有理。” 赵策英点头,向着沈括及三名工匠招了招手。 “拜见陛下。” “草民拜见陛下。” 几人连忙走近,相继一礼。 “即日起,沈括便擢拔为通政司通政使,兼领军械监判监事、银青光禄大夫之职。” “余下三人,皆擢军械监主簿,兼领炸弹、火炮研制等事宜。”赵策英大手一挥,下令道。 “臣等叩谢陛下洪恩!” 几人相视一眼,皆是大喜,齐齐重叩。 于沈括而言,炸弹的功绩让他足足擢拔了两级。 本来沈括是从四品的通政副使,这一下子就被擢拔为了从三品通政司通政使实职,通政司的一把手。 更关键的是,制成炸弹的功绩不单是意味着他就此身披紫袍,也意味着他就此进了皇帝的眼睛。 于几名工匠而言,炸弹的功绩却是让他们实现了“阶级跨越”。 军械监主薄是从八品官位,乃是入了品的职务。 一旦入了品,几名工匠就不再是匠或是吏,而是实打实的官。 就此,三名工匠也能披上八品绿袍。 可能干的还是一样的工作,但社会地位已经彻底不一样。 “免礼吧。” 赵策英抬了抬手,继续道:“江卿,布局有功,兼领宣徽南院使,赐食邑五百。” 宣徽南院使? 江昭一怔,心头微震,连忙一礼:“微臣,拜谢陛下。” 所谓宣徽南院使,也即宰辅大相公兼任的职位之一。 这样的官位,往往代表着一定的政治风向,从来都不能轻易封赏。 其中意味如何,实在是太过清楚。 即便江昭已是位极人臣,却也不免心头悸动。 毕竟,位极人臣也分高低。 宰辅大相公是位极人臣,内阁大学士也是位极人臣,差距可不止一点半点。 “嗯。” 赵策英面上带笑,点了点头。 朕与江卿,定是千古君臣! “有此炸弹,何愁家国不兴啊?” 赵策英慨叹一声,不乏兴奋之色。 余下几人,皆是点头附和。 就炸弹的奇特而言,绝对是战略级武器,足以扭转乾坤。 江昭垂手,沉吟着,提醒道:“炸弹之威,自是国之重器。” “不过,武器再好,也得保守住秘密才行。若是不小心被人偷学了去,不免喜事丧办。” 自古及今,喜事丧办的例子可着实不少。 作为重量级武器,炸弹的保密工作,自然是重中之重。 工匠通常都是在军械监工作,炸弹可是一等一的战略武器,实在是太过招摇撞市,万一被敌国间谍学了去,一切心血可就彻底白费。 “小人不会乱说的。” “小人也是,小人是几十年的老工匠,不会乱说话的。” “小人也是。” 三名工匠,连忙开口道。 “主要还是防止其他人。”沈括理解阁老的意思,却是解释道:“日后,若是量产炸弹,肯定得有不少工匠参与生产,那些人可不一定守得住秘密。” 赵策英抬眉,问道:“江卿有何见解?” “让人单独腾出一二十亩地界建造‘炸弹坊’,修筑高墙,士卒镇守。” “炸弹坊内建设好与衣食住行有关的设施,形成单独的街市,工匠及其妻儿老小,都搬到炸弹坊生活。炸弹坊的日常生活物资,皆由朝廷供应。如此,隔绝一切内外消息,自可免却炸弹被泄露。”江昭沉声道。 这一套流程,足以隔绝秘密暴露的可能性。 “如何?”一言落定,赵策英心下有了主意,象征性的望向其余几人。 三名工匠连忙点头。 反正,他们本来的生活就是“家-工坊-家”,单独围了炸弹坊,无非也是一样的生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