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紧张过后,多数时候都会迎来一个完美的结局,大人小孩都平平安安,家属会走到他的办公室千恩万谢。 但是自从那次意外事件之后,他被迫离开了自己喜欢的行业,转而投身心理医生的工作。 这些年来,接触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患者,他更多感受到的是剥夺感。 印象深刻的是一名高三的女孩。 直到现在,她还是他噩梦梦境的常客。 女孩子长得非常漂亮,在重点实验中学就读,从高一开始就是他的患者。 她对他说 “艾医生,我无法接受自己不完美。” 所以,只要考试跌出了年级的前三名,她就会痛哭一整天,不吃不喝不睡觉,就是哭; 所以,她会突然不跟任何人打招呼,一个人失踪离家48小时,前几次都闹到父母报jg寻人,后来知道她这样,渐渐的也冷处理了; 所以,从高一的夏天开始,她再也不穿短袖了。因为手臂上,都是她伤害自己的证据,用小刀,用圆珠笔,用圆规,一切尖锐的物品,都可以是她伤害自己的工具。 女孩的父母心力交瘁。 偏执让他们的女儿优秀,但偏执也让他们的女儿痛苦。 艾成明先后制定了多种治疗方案,但都不太理想,所有的方案都在最初一两个星期有效,然后就渐渐失去效果。 艾成明高度怀疑,女孩没有按照医嘱好好吃药。但父母又坚持说他们是每天盯着她吃药的,不可能不吃药。 直到女孩离世,父母在收拾遗物的时候才发现 所有治疗抑郁症的药物,全被她偷偷换成了维生素片。 他如此努力挽回的生命,如此精心治疗的患者,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。 艾成明总是忍不住想 每次她偷偷换掉真正的药物,换成维生素片的时候,她在想什么? 她是希望早点解脱,还是希望有人能看到她的挣扎和痛苦? 作为医生,究竟怎么做才是对的? 以前做妇产科医生,目的从来都很明确让患者活下去,病治好,患者就能健康快乐。 而面对心理病的患者—— 是给她自由,还是强行把她留在这个令她痛苦的世界? 收回思绪,他又看了看现在在他面前的患者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