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张德宁的话,让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。 其实,在这个办公室的人,都愿意相信程旭远。 这不但对他们燕京文艺最为有利,而且这也是他们对于程旭远为人的信任。 他们都觉得,程旭远不会做这种傻事,也不屑于做这种傻事。 “主编,现在讨论这件事情的人非常多,我们该怎么办?”张德宁见众人不说话,朝着李青全问道。 李青全道:“德宁,你去联系一下程旭远,将这件事情给他说一下。” “我想办法联系一下那家报纸,看看他们说的那位米国作家究竟是谁?” “肖申克的救赎,又是他什么时候发表的。” “还有,这件事情确定之前,咱们先别贸然发声。” 邹燕来和赵进九点头,李青全的办法,和他们想的差不多。 张德宁想要开口帮着程旭远说话,但是张了张嘴,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。 实际上,不只是此时的燕京文艺,就连文协,此时都很关注这件事情。 比如此时在章广年的办公室里,就坐着孟德志等好几个人,讨论的都是程旭远抄袭的事情。 “从我的心理上来说,我不愿意接受程旭远抄袭这件事情。” “因为对程旭远来说,抄袭对于他,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好处。” “可是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,而且还将那一期的纽约时报都说了出来,应该不会错。” 说话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,他的声音洪亮,神色中却带着一丝的惋惜。 这自然是为程旭远感到惋惜。 一个未来本来前途无量的年轻人,竟然陷入了抄袭的风波之中,这实在是让他们感到可惜。 孟德志淡淡的道:“老陈,我再说一遍,程旭远他不可能抄袭。” “这种事情,他做没有必要。” 被称为老陈的老者道:“我也希望是假的,毕竟,这对于程旭远来说,影响实在是太大了。” “可是人家说的报纸该怎么解释。” “而且文章之中,关于米国的了解,不是一个只在米国呆了十几天,凭借着看书就能够写出来的。” “老孟你说的。” 老陈的最后一句话,让四周的众人生出了不少的认同感。 他们都是从普通作者一步步走出来的,对于环境的描写,自然都清楚。 肖申克的救赎这篇,虽然对于老米描写的并不多,但是里面的细节,却特别的细腻。 一个不是太了解的人,根本就编不出来。 “咱们做不到,不代表着程旭远做不到。”孟德志还是坚持道:“程旭远刚刚上学的时候,就能够写明朝那些事儿,你觉得写那个容易,还是写肖申克的救赎容易。” 孟德志的话,让章广年不由得点头。 他也不相信,程旭远会抄袭。 “咱们别在这里乱猜了,我看咱们可以分两步来。”章广年道:“第一步是找程旭远,问他这是怎么回事?” “这二来,则联系一下纽约那边,找一下那一期的报纸。” “最好是能够找一下报社,看看那个作者是谁。” 虽然在座的众人,心中念头不一,但是对于章广年的建议,他们还都是认同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