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嗯。” “廖永忠的开国之功,完全足以封以国公。” “但就是因为他私自揣摩圣意,致使小明王身死,所以这才封了德庆侯。” “可洪武三年,中书省左丞杨宪被杀以后,我便明白廖永忠必死,所以我才会留下那封奏章。” 朱棡想了想,方才看向朱标道。 “那便能说得通了,毕竟以你的聪慧,想看出其中的门道,并不是很难。” 朱标的眼中也是闪过一抹了然道。 怪不得,朱棡能留下先手,原来是已经猜到廖永忠必死的结局。 “所以只是想保廖永忠一命?” 随后朱标又是看向朱棡问道:“又或者,你只是不想让老爷子背上杀戮功臣的骂名?” 其实这里朱标的确想不明白,毕竟朱棡从未与廖永忠有过交集。 可老朱为廖永忠安排的罪名是僭用龙凤,那即便是杀了,也不会留下把柄,更不可能留下骂名。 所以朱棡这么做,究竟是为了什么? “两者皆有吧。” “但我更想知道真相。” 朱棡的眼中闪过一抹冷然道。 “真相?” 朱标顿时皱起眉头道。 “嗯。这么说吧,廖永忠追随老爷子多少年了,应该是从元至正十五年,就跟随在老爷子身边了。” “而其兄楚国公廖永安,忠心为主,以死明志,忠臣不事二主,死不降张。” “那廖家一门忠烈,国之重臣,真会擅自揣摩圣意,从而害死小明王?” “而且从始至终,廖永忠都没有害死小明王的理由。” 朱棡又是看了一眼远处的廖永忠,这才继续看向朱标道:“所以我之所以保下廖永忠,就是想等回京以后,查明背后的真相。” 朱棡说的不错,廖永忠确实没有害死小明王的理由。 毕竟小明王死不死,都不会对于廖永忠有任何的影响。 至于什么天下正统,得国之正,不仅仅是对于廖永忠,而是所有的淮西勋贵而言,都是扯淡。 因为这天下,是他们辅佐老朱打下来的,而出生贫寒的他们,就认个死理。 那便是这天下,既然是他们打下来的,那老朱就应该是这天下的皇帝。 至于是从谁的手中接过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