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是昨夜吕家灭门的始作俑者,便是只有朱元璋可以调动的亲军都尉府。 毕竟朝臣虽然惧于吕家灭门之事,不敢深入查明,但亲军都尉府的出动,可瞒不过朝臣的耳目。 所以朱元璋究竟知不知晓?文武百官,乃至于江南文官皆是拿不定主意,那还是以不变应万变,更为稳妥一点。 “陛下,儿臣有本要奏。” 便是此时,朱标明白该他上场了,随即便是转身看向朱元璋作揖道。 “太子。”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标,方才摆了摆手。 “启奏陛下,鄂国公所言非虚,太子侧妃吕氏的确勾结太医院谋害太子妃。” “而且不仅仅是太子侧妃,甚至是吕家都参与在其中。” “但那时陛下与母后已经安寝,儿臣自是不敢打扰,便是调遣亲军都尉府,将东宫封锁了起来。” 说话间,朱标又是躬身看向朱元璋请罪道:“至于儿臣擅自调遣亲军都尉府,还请陛下责罚。” “嗯。” 朱元璋闻言,面色顿时缓和了许多,而虽然不复先前那般阴郁,但落在群臣的眼中,却依旧恐怖。 毕竟朱元璋一旦露出这个眼神,今日之奉天殿,必染血。 “启奏陛下,太子行事果断,不失为储君之风范。” “而调遣亲军都尉府,也是为了以防不测,免得消息泄露,所以此乃应急之举,情有可原,望陛下明察。” 见状,胡惟庸灵机一动,便是踏出队列,看向朱元璋也是作揖道。 随后满殿文武朝臣,也是纷纷出列,看向朱元璋为朱标求情。 但这一幕落在朱元璋的眼中,却是无比的讽刺,甚至看向胡惟庸的眼眸,更是愈发的冷然。 就连朱棡都是忍不住摇了摇头。 丞相开口,百官附议,胡惟庸还真是好大的官威! 不知道的还以为,你胡惟庸是皇帝,这也难怪朱元璋容不下你。 毕竟这不管是哪个皇帝,都容不下胡惟庸这般的臣子。 只不过胡惟庸为何要为朱标开口求情? 说实话,胡惟庸也明白什么叫大势不可逆,而今日之朝堂,不过一场大戏,当不得真。 那老朱自然不可能真的怪罪朱标,但总得有个台阶下去,所以身为右丞相的胡惟庸出面,最为合适。 而且胡惟庸也知道自己就是朱元璋手中的棋子,所以自然要顺着朱元璋的心思,推波助澜。 再者胡惟庸也明白,想在朝堂真正站稳脚跟,可不能仅依靠于淮西,所以胡惟庸也想让朱标明白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