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我们去见老爷子,我一定要说服老爷子解除宵禁,并且在全国开设慈幼院。” 随后,朱标又是握了握拳头,方才看向朱棡道。 “还是明天吧。” 对此,朱棡却是指了指窗外,那即将落下的太阳道:“我们俩聊的太久了,天都快黑了,大晚上的,就别给老爷子添堵了。” 而朱标也是方才发觉,外面的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,便是点了点头。 殊不知,此时的朱元璋与马皇后正站在书房的门口,听着这两兄弟的对话。 并且老朱的面色,时而沉思,时而铁青,更是惹的马皇后捂住嘴巴,生怕笑话老朱的声音太大。 随后老朱便是一甩袖子,直接拉着马皇后离开了太子东宫,只是不得不说,他们家朱棡的嘴虽然毒。 但也确实是实打实的为百姓办事,光是这一点上,老朱就很满意,但满意归满意,可你也不能编排你老子。 “王景弘,明日请韩国公来御书房。” 而刚走出太子东宫的朱元璋,便是转头看向王景弘,思索道:“就说咱有事找他商议。” “遵旨。” 王景弘连忙躬身道。 “你还至于跟你儿子生气啊?” 回宫的路上,马皇后又是忍不住看向老朱打趣道。 “他长的那张嘴,从小咱就领教过。” “咱还不至于因为这么点事,跟咱的儿子生气。” 老朱倒是有些感慨的摆了摆手。 可话虽然是这么说,但老朱心里怎么想? 马皇后可比老朱要清楚,便是当即翻了翻白眼。 对于别的儿子,老朱是刀子嘴,豆腐心。 但对于朱棡,那绝对是豆腐嘴,铁了心。 所以别看老朱嘴上说的好听,什么不至于怪罪朱棡,不至于怪罪自己的儿子,明天你看他揍不揍朱棡就完了。 “而且咱不说别的,就是咱听了老三的那些话,也是揪心的疼。” 可现在的朱元璋哪里会管马皇后在想什么,反而是自顾自的开口道:“易子相食,弃婴,溺亡,都是养不起,而咱却偏偏忽视了这个问题。” 话罢,朱元璋又是长长叹了口气。 毕竟朱元璋就是出自贫苦之家,那心中对于贫苦这两个字,自然也是记忆犹新,不敢有丝毫忘怀。 所以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,一直都在为让老百姓吃饱饭而努力,为此他更是事必躬亲,宵衣旰食,殚精竭虑。 可暴元的统治结束了,天下的乱世也统一了,百姓的日子,却始终没好起来,而今日更是明白了宵禁的弊端。 而且自打朱棡回京,重议洪武诸策,老朱已经有点不自信了,甚至隐隐有些怀疑,自己是不是真的不会治国? 可古今往来,多少帝王家,不都是这么干的,而且也没引出啥大乱子。 思索间,老朱又是连连叹气。 “放宽心,这并不是你的问题,历朝历代,几乎都是这么解决的,所以你不必忧虑。” “如果硬要一个解释,那就是你有一个好儿子,而且还是一个能看透本质的好儿子。” “所以你应该开心,毕竟别人可没你这么好的运气。” 望向叹气的朱元璋,马皇后轻轻摇了摇头,便是拉过老朱的手,轻声安慰道。 马皇后这话说的也的确没错,如果不是超越这个时代的局限,朱棡未必就能比老朱做的好。 可也正是因为朱棡经过了那个时代,那个生在红旗下,长在春风里的时代,才让朱棡明白,生于封建王朝下的悲哀。 所以从一开始,朱棡面对这个食不果腹,白骨皑皑的乱世,他本就没有私心,他所做的这一切,都对得起天地良心! 而朱棡所求,也只是人人安居广厦,再不会为吃饱穿暖而担忧。 “嗯咱有三个好儿子。” 朱元璋的脸上,又是浮起一抹笑意,又是随手将马皇后揽入怀中,方才道:“可要是没有你,咱哪有这么好的三个儿子啊。” 说话间,又是一抹柔情划过。 “都老夫老妻了,还这么不着调。” 马皇后倒是直接给了朱元璋一个大白眼,只不过这心中,也是甜滋滋的。 不过说实话,老朱这辈子,真的将所有的柔情,都给了马皇后,以至于马皇后薨逝以后,老朱的这柄刀,就再也没有刀鞘了。 而此时的太子书房,朱标却是与朱棡大眼瞪小眼。 “你说什么?你想拉着我做生意?你别闹了行不,我叫你大哥,行不?” “而且这要是让老爷子知道,非得扒了咱俩的皮子,况且我好歹是一国储君,你也好歹是一国亲王,岂能抛头露面,去做生意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