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奉天殿。 “臣等拜见陛下!” “陛下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 朱元璋坐于龙椅之上,文武群臣连忙俯身,声如洪钟,震动于奉天殿之上。 “平身。” 朱元璋淡然摆手,群臣方才谢恩起身。 “启奏陛下!微臣要参淮西勋贵!” 彼时,胡惟庸直接踏出队列,躬身上奏。 话落,群臣皆惊! 但唯独已经在御书房挨过训斥的淮西勋贵,不以为意,毕竟他们知道是什么事情。 而胡惟庸不过是太子殿下与晋王殿下推出来的傀儡,为的就是给他们淮西勋贵擦屁股,所以根本不用在意。 但相较于淮西勋贵,御史台与其余诸司大臣倒是齐齐皱眉,完全看不明白胡惟庸的操作。 先前得罪江南文官集团,而自己本身就与浙东先生们有怨,现在又得罪自己的靠山,淮西勋臣? 这胡惟庸究竟在想什么? 难不成是想做个孤臣? 就连与胡惟庸一党的涂节、陈宁都是有些不明的看向站出列的胡惟庸。 孤臣。 朝中孤立无援,身后无势,完全依靠自身权力,或者是皇权。 但胡惟庸可是右丞相,中书省的一把手,乃是臣子之巅的相权。 这般顶峰的权力,若是做个孤臣,又有谁能制衡皇权? 而且这也不符合胡惟庸的性格啊? 什么意思? 胡惟庸时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,陈宁与涂节可是记忆犹新。 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,自古便未曾停歇,而这大明朝的君臣争斗,更是达到了皇权与相权斗争的顶峰。 为什么? 洪武皇帝朱元璋,我本淮右布衣,天下于我何加焉。 这便足以说明,不管是皇权,还是相权,都是迎来了顶峰。 所以胡惟庸究竟为什么退? “嗯?” 朱元璋轻轻摆手,身旁的王景弘便是高声道:“奏!” “启奏陛下,微臣已命人暗中调查,确有证据表明,部分勋贵在清查田亩之时,利用权势,隐匿田产,少报田亩数,意图逃避赋税。” “更有甚者,私吞本应上缴国库之粮饷。此等行径,不仅侵害朝廷利益,更令百姓负担加重,怨声载道。” 胡惟庸躬身更深,朗声回道。 此言一出,犹如晴空霹雳,震颤了整个奉天殿,江南文官与浙东先生之中,多位大臣面色瞬间苍白,其反应之强烈,竟然比之朱元璋,还要激烈三分。 而不管是上方龙椅上的朱元璋,还是下方的朱标与朱棡,皆是冷眼看向眼前的这一幕,心中泛起一抹冷笑之色。 对于江南文官、浙东先生的变化,自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睛,而现在看来这其中所隐藏的肮脏勾当,比他们所想更甚。 闻言,朱元璋的面色陡然铁青,其怒火更是蔓延而出,随即猛然起身,袍袖一挥,震得桌上的玉玺跳动,发出沉重的响声。 “胡相国。” 朱元璋冷眼看向胡惟庸道:“告诉咱,都是谁参与在其中?” 嗓音低沉而饱含威势,话音落下,空气似凝固了一般,重如千钧。 “启奏陛下。” “据臣查明,吉安侯陆仲亨、济宁侯顾时、永嘉侯朱亮祖、长兴侯耿炳文、巩昌侯郭兴等多位诸侯爵。” 望向面色冷然的的朱元璋,胡惟庸仍是沉稳上前,跪地叩首,声音清晰,逐一禀报道:“均涉身于清丈田亩之中,或直接参与,或知情隐瞒,其情形恶劣,影响深远。” “郭兴。” 对此,朱元璋的目光,便是定格在了巩昌侯郭兴的身上。 “启禀上位” 巩昌侯郭兴深吸一口气,刚欲开口,身子便是陡然一僵,似是感受了帝威的逼人寒意,连抬头的动作也变得异常艰难,额角冷汗涔涔而下。 话音未落,朱元璋的声音已如寒冰般凌厉地穿透殿宇,字字如铁,不容置疑地打断道:“称,陛、下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