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忆江南的情况,如何?” 悦香楼之中,一袭常袍的朱棡看向身旁的常茂,轻声询问道。 “太好了,真的就是日进斗金,而我估摸着再有一个月,就能盈利。” 常茂想都没想,便是搓了搓手笑道。 本来常茂对于忆江南能不能赚银子,还保持怀疑的态度。 毕竟朱棡已经是文武双全的全才,要是还会经商,那就有点太恐怖了。 但谁能想到,忆江南横空出世,便是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争相吹捧。 特别是淮西勋贵,还有二代淮西子弟,一个月就能来上十五回以上。 这简直让常茂的眼睛都直了,更是打心底里服了朱棡。 “还得一个月,孤等不起。” 闻言,朱棡倒是摇了摇头道:“常茂,改个经营模式吧。” “啊?什么意思?” 常茂没弄明白朱棡的意思。 “办卡。” 朱棡的嘴角微微勾起。 “办卡?” 常茂挠了挠头,还是没听明白。 “设立贵宾制,客人通过预付银两,成为忆江南的贵宾。” “同时设立,上宾、贵宾。” “预存一千贯以上为贵宾。” “预存三千贯以上为上宾。” 朱棡想了想,方才看向常茂道。 “简单来讲,就是一种特权,但这种特权仅限于忆江南。” “类似于朝廷的免死铁卷,在大明可以免死,可你去了北元,这免死铁卷,还有用么?” 眼见常茂还是充满了疑惑,顿了顿,朱棡又是开口道。 “当然没用。” 常茂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,又是看向朱棡思索道:“你的意思,我好像明白了一点,就像是将朝廷比作忆江南,而我爹就是朝廷的贵宾。” “聪明。” 朱棡竖起大拇指。 “至于上宾与贵宾,换成朝廷,就像是区分伯爵与公爵,是不是?” 常茂仍是想道。 “没错。” 朱棡看向举一反三的常茂,轻轻点头。 但心中也是升起一抹感慨。 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,古人就是受限于思维的局限,但不代表他们不聪明。 不过古代封建王朝,权力至高无上,对于朝廷,除了皇帝本身,即便是皇室亲族,也都是充满了恭谨。 所以无人敢往这方面去想,倒是正常。 “那上宾给什么,贵宾给什么?” 想通了的常茂,又是看向朱棡问道。 说白了,想获得朝廷的爵位,首要条件,就是立功,立下赫赫之功,便可以因功封侯,享受朝廷给予的特权。 而这份特权,只存在于大明,所以出了大明,这份特权就没了任何的作用。 打个比方,北宋的钦徽二宗。 至于忆江南,就是用银子换取特权,但也是仅限于忆江南的特权。 但朝廷的制度,公侯伯依次递减,皆有相对应的特权。 所以忆江南的上宾、贵宾都将有相对应的特权。 毕竟人家花的银子更多嘛,那特权大一点,不行嘛! “打折。” 朱棡仍是笑道。 “打折?” 常茂顿时有些不满的看向朱棡道:“老三,你就不能说点我能想明白的?” “我问伱,遇上大灾之年,粮食的价格,会不会飙升?” 面对常茂的不满,朱棡想了想,这才问道。 “这是自然,遇上大灾之年,那些商贾便会大肆囤积粮食,以图暴利。” 常茂当即翻了翻白眼道。 “那我再问你,遇上大丰之年,粮食的价格,会不会跌?” 朱棡点了点头,又是反问道。 “肯定会跌。” 常茂仍是想都没想道。 “嗯,打折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。” “就比方大丰之年,粮食价格暴跌,那些粮商便会降价售卖,例如凡购买我店之粮,每石可减银三钱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