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你主张推行新税制,本就已经事务繁忙,咱又怎么能将此事托付与你。” 见状,朱元璋却是笑呵呵的摇了摇头。 “为陛下分忧,乃臣公之本分。” 胡惟庸依旧谦逊有礼。 可这一幕落在群臣的眼中,特别是沈立本的眼中,更是觉得无比的讽刺。 毕竟胡惟庸此言一出,便是嘲讽前者不思为国分忧,不思为陛下分忧,没有臣工之本分。 那大明以俸禄养之,许之高官,就是为了让他们左右逢源? 随后,凡朝中正三品的官员,皆是纷纷出列,欲为朱元璋分忧。 至于沈立本的面色,却是青红交加,臊得只想将头埋进地缝里。 “怪不得,胡惟庸能当相国。” 第一次入朝参政的燕王朱棣,看向身边的朱棡,低声道。 “嗯?” 朱棡瞥向朱棣。 “胡相国身兼国之重策,又是中书省右丞相,有辅政之用。” “所以若是将田畴司还交给胡相国,必然是不堪重负。” “而我觉得,胡惟庸也能看明白这一点,所以才顺坡下驴。” 朱棣想了想,便又是低声道:“这般想来,不过是爹想找个借口,跟群臣发难。” “怪不得,你叫朱棣。” 闻言,朱棡深深看了一眼朱棣,便是竖起大拇指。 “啊?” 朱棣有点不明所以。 甚至这发出的声音,都是略微的有些高。 再加上,这一刻的奉天殿本就寂静,所以朱棣的这一声,不仅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注意。 更是引起了朱元璋的注视。 “燕王,伱想说什么?” 只见朱元璋瞥向朱棣,沉声道。 好不容易,酝酿好了情绪,准备向沈立本发难,但却自家老四的这一声,搞得气有点接不上来。 这朱元璋不生气,才是怪事。 “回陛下,臣身为人子,自当为陛下分忧。” “所以儿臣请命,为朝廷之大局,支持田畴司事宜。” 朱棣自然嗅到了危机,头皮当即一麻,便是连忙走出队列,看向朱元璋躬身道。 不过,朱棣的脑瓜子转的的确快,此言一出,绝对能让老朱欣慰许多。 毕竟自家老四,也是长大了,懂得为老爹分忧,这朱元璋怎么能不欣慰? 而相对于朱元璋的欣慰,群臣倒是松了口气。 只要朱棣愿意接过这个破差事,那他们就不用干这个得罪的差事。 今天这个早朝,也算是圆满落下帷幕。 可真有这般容易? “既然如此,开设田畴司之事宜,便全权交由燕王主持。” 朱元璋又是满意的看向朱棣,这才轻声道。 “臣领旨谢恩。” 朱棣躬身领旨。 “三哥,你可得帮我。” 退至一旁,朱棣又是连忙看向朱棡,低声道:“要不然,我绝对搞不定这个田畴司。” 一心军马,纵横天下的朱棣,接手田畴司,不是等于让张飞绣花? 所以这要是没有自家能文能武的三哥朱棡相助,朱棣绝对能办砸。 “放心,做哥哥的当然要护着点弟弟。” 朱棡无奈的看了一眼朱棣,便是道。 “嘿嘿,谢谢三哥。” 朱棣又是嘿嘿一笑,心中也是松了口气。 “果然!能名留青史,且成为古今帝王之中,能挺进前十的皇帝,朱棣绝对有两把刷子。” 望向松了口气的朱棣,朱棡心中又是想道。 朱棣。 除了那场奉天靖难,造反登基称帝的污点,无法洗刷以外,还有什么缺点? 五征漠北,封狼居胥,饮马瀚海,永乐大典,永乐大帝。 哪个不是对于明太宗朱棣的赞誉? 而且在朱棡看来,奉天靖难,造反登基称帝,虽然是夺了自家侄子的皇位。 但谁让朱允炆那个臭小子,先干的不厚道。 咋地,你朱允炆能连废几藩,甚至逼亲叔自尽,朱棣就不能干死你,造反称帝? 什么?皇权至高无上,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