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允恭,晋王殿下和秦王殿下,今日怎么会来大相国寺?” 等朱棡与朱樉的身影步入山门以后,徐妙云方才转过头,看向徐允恭问道。 “祈福的话,应该是晋王快要成亲了。” “毕竟前些日子,陛下为谢世伯赐爵封侯,永平,想来就是为成亲做准备。” 徐允恭思索了片刻后,便是看向自家大姐开口说道。 晋王朱棡要成亲的消息,又不是什么隐秘。 应天府的达官显贵们,只要能触及这个门槛的,基本上都知道,并且都已经备下了厚礼。 而且,听说今日一早,一向不问世事的曹国公李贞身穿五爪金龙袍,携带礼品,前往了永平侯府。 想来应该就是今日送定,也就是六礼之一的纳采与问名。 毕竟这两位的亲事,拖的实在是有点太久了,所以朱元璋有些着急,也实属正常。 “嗯。” 徐妙云轻轻的点了点头,但眼底却是闪过一抹失落之色。 她与朱棡也不是第一次见面,只是因为那个时候太小,所以彼此之间的记忆不深。 可徐妙云却记得很清楚,一直都记得朱棡。 至于为什么会记得,徐妙云也说不上来,反正就一直牢牢记在心里。 特别是洪武六年,朱棡就藩太原,初期传出来的消息,乃是晋王。逃婚。 那时的徐妙云,心里还有一点点说不上的开心。 而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,特别是如朱棡这般的英雄。 洪武七年与草原对决扩廓帖睦尔,一战成名,被誉为大明年轻一辈的第一战神。 后来又是连续两年,朱棡以一己之力压制草原,此消息一传回京师,更是引起大地震。 朱棡从此也是彻底坐实了年轻一辈的第一战神。 也是从那时起,朱棡的影子,便再也无法挥散。 “大姐,你怎么了?” 就在徐妙云出神之时,徐允恭的声音又是响起。 “没什么,我们走吧。” 徐妙云轻轻摇摇头,便也是踏进了大相国寺。 “这大相国寺的寺名,还是咱爹御笔亲题。” 走在大相国寺的院子里,看着络绎不绝的香客,朱樉方才看向身旁的朱棡笑道。 “咱爹写的字,越来越不错了。” 闻言,朱棡也是点头笑道。 “那可不,自打你洪武六年就藩,咱爹就开始勤学苦练。” “等有所成就以后,就给这大相国寺题了个寺名。” 对此,朱樉又是有些哭笑不得道:“甚至是我的秦王府,你的晋王府,还有给老四盖的燕王府,都是咱爹题的字。” 这事的渊源,还是以前朱棡说朱元璋的字丑,当时老头就有点不乐意。 所以就一直在偷偷摸摸的练字,后来还真被这老头练成了。 只是这事情的起因,每每想起,都会让人哭笑不得。 还真是老头的性格,不蒸馒头我都要争口气。 “老头子还未发迹前,做个乞丐,当过和尚,这几乎全天下人都知道。” “也难怪,这大相国寺的香火,这般的鼎盛。” 朱棡又是看了一眼面前的大雄宝殿,不由的点了点头道。 “能承受皇家香火,应天府也就大相国寺了。” “再加上老头亲自题的字,香火鼎盛倒也正常。” “不过近几年佛门,因为咱爹当过和尚的缘故,声势也是大了很多。” 说话间,朱樉又是摇了摇头。 北方因为战乱,所以寺庙并不是很常见。 再加上若不是因为朱元璋和马皇后,朱棡就根本不可能理佛,所以不知晓,倒也在情理之中。 但是因为大明的首都在南方,所以这几年佛寺兴起,各地都建有佛寺,且和尚香客甚广,可谓是吃尽了红利。 “自古以来,就是不能忘本,而老爷子当过和尚,自然对和尚多有优待。” “只是这往后的规矩要改一改,毕竟朝廷没有义务养着他们。” “同时也该扶持扶持道门,使其形成一个平衡的状态。” “免得任何一方做大。” 朱棡倒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。 “什么意思?” 朱樉有些不解的看向朱棡道。 “伱看这些和尚,一个个唇红齿白,膘肥体壮。” “哪里还是曾经那些只求于温饱的和尚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