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没想到已经这般小心翼翼,可是胡惟庸还要将他往死里整? 想到此处,汪广洋又是紧紧攥了攥拳头,他只是小心谨慎,善于自保,又又不是蠢货。 因为罪证确凿,他也低估了胡惟庸的狠辣,这才遭此横祸,所以汪广洋根本没有办法破局。 但也罪不至死,毕竟汪广洋乃是淮西功臣,若只是怠政懒政,应该也是贬出朝局。 想明白了的汪广洋,心中又是松了口气。 毕竟他已经没有再向上爬的心思,对于权力也没有什么留恋,虽然封爵只是伯爵,但也足够用了。 那还不如借此事脱身于朝局,也可以留下一个善终的结局。 别像是刘伯温终其一生,聪明绝顶,也不过是做了胡惟庸的踏脚石。 “殿下,老臣年迈,更是百病缠身,满头华发,实在是不堪重负。” 想明白了的汪广洋,便是瞬间看向朱标叩首道: 与其过多的解释,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认下来,只不过这个坑,汪广洋一定要埋好。 “毕竟有胡相国坐镇中书省,中书省的政务不会被怠慢,老臣也可以少一些操劳。” “可怠政懒政,不作为之罪,老臣难逃干系,还请太子殿下降罪。” 顿了顿,汪广洋又是看向朱标诚恳认罪道。 但这话音落下,胡惟庸的脸色,却是微微变动,心中更是暗骂一声。 这个汪广洋还得给他挖个坑,而且还是无从辩驳的坑。 因为汪广洋怠政懒政,但中书省依旧有效运作。 那岂不是在告诉朱标,他汪广洋的权力早就已经被架空,所以只能怠政懒政,还有不作为。 要不然等待汪广洋的就是死。 可是他汪广洋不想死,所以面对这风之欲出的波诡云翳,只能装聋作哑,以求终老天年。 “老相国也老了,孤怎么能怪罪?” “这不是老相国的问题,实在是朝廷无青年才俊可用,这才让百病缠身的老相国,继续为国效力,不能安心颐养天年。” “既如此,孤便替陛下给您一个恩典,就此致仕吧,朝廷准你颐养天年,安心养病。” 朱标见状,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,随后看向汪广洋轻轻摆了摆手道。 此言一出,群臣的眼睛也是看向了汪广洋,眼中更是充满了怪异之色。 百病缠身,满头华发,这话里话外的意思,就是难以操劳政务,想要讨个闲职。 但没想到朱标这么狠,俸禄改革在即,却是将汪广洋直接踢出了朝廷,让他致仕为民,这不相当于断了汪广洋的活路? 为什么? 因为当官才有俸禄,而致仕以后的大臣则是俸禄减半,并且不再具备任何权力。 那以汪广洋今日给胡惟庸挖的大坑,要是连一点权力都没有,最多一年的时间,汪广洋的下场,几乎与刘伯温没有什么区别,都是难逃一个死字。 “太子殿下,老臣还可以再坚持两年。” 汪广洋的眼中果然一急,便是连忙道。 可以离开朝廷中枢,但绝对不能没有任何权柄,要不然他就是砧板上的鱼肉,可以任人宰割,那胡惟庸就绝对不可能放过汪广洋。 所以绝对不能致仕,绝对不能致仕 “老相国百病缠身,满头华发,孤王也很是心痛。” “还是回老家去,好好养病吧。” 朱棡抬起头看向汪广洋,轻声关怀道。 这汪广洋吃的肥头大耳,精神更是抖擞,哪里有半点病态缠身的意思? 虽然满头华发是事实,但这明显再活十几年不是问题,所以既然汪广洋说自己力不从心,朝廷也不需要这样的臣子,那就去吧。 “晋王说的不错,不能因为朝廷,就耽误老相国养病。” 朱标也是笑着点了点头,随后摆了摆手。 那就是意思已经定下,你汪广洋除了叩谢天恩,就别再反驳了。 以免连最后的这份体面,都消失的无影无踪。 “老臣叩谢太子殿下大恩。” 汪广洋心中轻叹一口气,便是磕头纳拜道。 很明显,太子朱标面上虽然很温和,但其手段已经明了,他必须要离开朝廷,从今日以后起,中书省将不再有汪广洋这么一位左丞相。 “左丞相知仕,孤很心痛,但也无奈,毕竟身体为重。” “所以可还有人能胜任中书省左丞相一职?” “为国分忧?” 眼见汪广洋已经谢恩,朱标又是抬起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