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当然,普及法律的重要性,朱元璋一直都在强调,而且在洪武十八年,朱元璋颁布了首部《大诰》。 洪武十九年三月,颁布《大诰续编》。 洪武十九年十二月,颁布《大诰三编》。 洪武二十一年,颁布《大诰武臣》。 形成了完整的《御制大诰》体系。 而且《大诰》乃是朱元璋亲自编写的法律文献,它包含了大量真实的案例,详细描述了各种犯罪行为及其惩罚,以此来警示百姓不要触犯法律,还有如何申冤。 还有就是为了百姓,朱元璋更是煞费苦心,不仅将《大诰》分发至每家每户,要求百姓阅读学习。 更是设立学堂,设置塾师,专门为百姓教授《大诰》的内容。 甚至在公共场所,如路边、亭子和百姓房屋的墙上书写《大诰》的内容,为的就是让百姓明白,绝对不能触犯律法,还有就是申冤。 “没错,所以不仅仅是应天府,更是我大明天下都要以此规划来建设。” “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坑害百姓,扰乱我大明风气,这样也可以肃清官场。” 朱棡依旧点了点头道。 “那要是发生天灾人祸,百姓又是聚集在一处,岂不会造成大量的伤亡?” 朱标又是思索道。 将百姓聚集在一处,也要考虑隐患措施,不然一旦遭遇天灾,那就是灭顶之灾,所以不得不防,也不能不考虑。 “这个我自然想过,而且你放心,住宅区的配备,当然有预防天灾人祸的隐患设施。” “毕竟我大明以民为本,所以自然要考虑百姓的利益,那这安全措施就绝对不能忽视,而且还要重视。” “而且对于安全隐患这一点,太原已经有了极其完善的设计,只要依据地形,稍微改动一下就好。” “在这一方面的人才,太原有大量的储备,他们的才能,也是有目共睹的。” “再者就是设立专门的安全部门,用来预防天灾人祸,尽可能的维护百姓的利益。” 对于朱标的意思,朱棡自然也明白,便是笑着开口道。 打造一个居住区,就不能仅仅是居住这么简单,它所配备的设施,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预防安全隐患。 且不说天灾,就说人祸,一旦有人放火,住宅区就会瞬间被淹没,所以一定要预防,毕竟人心难测,难免不会有报复社会的人出来。 朱棡自然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,便是在太原设计之初,就已经加以完善,并且推出了尽古代王朝最大能力的保障。 而且这些人才也会进步,不断摸索着前进的道路,未来的大明,也会发展的更好。 毕竟朱棡一共有两个梦想。 一个是统一全球,将大明的旗帜插遍世界。 一个就是构造出如同后世一般的现代大都市。 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天方夜谭,但只要依照这个方向继续发展,继续研究,有朝一日,未必不能完成这个梦想。 至于统一全球,凭借朱棡的这些兄弟,历史上可都不是什么善茬,还有就是大明铁骑之精锐,绝对是现在的世界顶峰,所以只要能把握住战机,就一定可以统一全球。 “那关于应天府的城市建设与规划,咱就交给你小子了。” “毕竟除了你小子,咱大明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,反正能者多劳。” “还有就是户部,咱也交给你,所有的调度都由你自己支配,就算是你小子想从中贪污嗯自肥,咱也可以默许,明白么?” 朱元璋又是意味深长的拍了拍朱棡的肩膀道。 “别,我可不会贪污自肥,您的儿子还不缺这点银子。” “但是咱们父子俩,今天得好好算笔账。” 闻言,朱棡连忙摆了摆手,方才道。 “什么账?” 朱元璋有些摸不着头脑道。 只是这声音响起,马皇后与朱标的脸上都是不约而同的闪过一抹笑意。 算账? 还能算什么账? 无非就是朱棡的俸禄。 而这两位猜的果然不错,的确是俸禄。 “儿子去太原就藩三年,这期间没有跟朝廷拿过一两银子。” “而当初刚到太原,为了大力支持发展,儿子连王府都停了,可谓是穷到连底裤都没得穿。” “还有就是打仗,儿子为您征伐草原,打的草原不敢冒头,这是事实吧?” “儿子也没跟你要过一两银子,全都是儿子自己挣的,这是儿子的本事,总没错吧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