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臭小子,谁让你坐在龙椅上的?” 朱元璋刚一踏进御书房,便是看见了坐在龙椅上的朱棡,当即皱起眉头道。 “怎么?” “我不坐在这里,怎么处理政务?” 朱棡则是头也不抬地回道。 “你就不能搬个椅子?” 见状,朱元璋依旧没好气道。 “我凭什么要搬个椅子?” “老大求我来处理政务,我还能委屈了自己?” 朱棡仍是头也不回道。 “这是皇帝的位子,要是被别人看见,还以为你会有别的心思。” 对此,朱元璋的眼中也是闪过一抹无奈道。 这倒不是舍不得自家儿子坐,但要是被别人瞧见了。 传出去的影响也不好。 毕竟太子能坐得了龙椅,那是朱元璋允准的。 可朱棡坐上了龙椅,那就是有违礼制。 反正破规矩贼多,可即便是不想守,也不行。 因为身为皇室,就是这大明朝的天,所以要是连天家都不守规矩,老百姓就更不会守规矩。 这也是为全天下做一个表率,只是面对这样一个胆大妄为、嚣张跋扈的儿子。 朱元璋也很无奈,罚吧,舍不得,不罚吧,这臭小子容易蹬鼻子上脸。 有时候真的弄得人脑壳都疼。 “放心,能在御书房的都不是乱嚼舌根子的人。” “至于外臣想要觐见,怎么也得经过通禀,担心什么,有什么好担心的。” 朱棡轻轻摆了摆手,还是毫不在意道。 “随便伱了,别闹得人尽皆知就好。” 闻言,朱元璋还是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。 “您老人家怎么会来御书房?” 朱棡的脸上也是升起了笑容,便是抬起头打趣道:“毕竟您这个甩手掌柜的,不好好在坤宁宫享福,怎么也想尝尝处理政务的苦?” “臭小子,你可别挖苦咱,咱不吃你这一套。” “咱本来是来找老大的,既然老大不在,那跟你说也行。” 朱元璋直接坐在了下面的椅子上,也没让朱棡的屁股挪窝,方才沉吟道。 毕竟这御书房之中,都是老朱家的心腹,也都知道老朱家的相处规矩,况且父子俩,也不用写的过分拘谨。 况且那只是个位子,没必要太过于较真,所以只要是口头上告诫过,走走过场,也就行了。 “又出了什么事情?” 朱棡将手中的奏章合上,便是瞥过头看向朱元璋道。 “刘伯温的事。” 朱元璋也是想都没想,便是开口道。 “嗯?” “刘伯温的事情,朝廷上虽然都有猜测,但大多也都明白大哥的意思。” “毕竟此次牵扯进小明王案子的人员众多,所以多一事,不如少一事。” “这才没有朝臣开口质疑,同时也算是给了刘家一道恩典。” “削爵,让刘家举族迁往岭南,也算是保全了刘家,也算是对得起刘伯温。” 朱棡轻轻皱了皱眉头,便是看向朱元璋道。 刘伯温身为御史中丞,又是朝廷的诚意伯。 那身为诚意伯,又是御史中丞,却不能对朝廷尽职尽责,反而是有所隐瞒。 那这般处理结局,已经是对得起刘伯温的功劳。 至于其长子刘涟,的确有才,但也无德。 毕竟知晓朝廷内幕,还作壁上观,这就已经为法不容,根本不可能饶恕。 “咱知道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,刘伯温的事情,就于此画上一个句号吧。” “而且咱也不是想为刘伯温求情,毕竟功是功,过就是过。” “但是刘家让其全族迁往岭南,给他们谋一份差事,让他们活下来吧。” “纵然不能富贵一生,也能温饱有余,咱也对得起这场君臣之情了。” 朱元璋轻声叹了口气,便是看向朱棡开口道。 “好。” 朱棡并没有反驳自家老爷子的意思,而是轻轻点了点头。 刘伯温的确有罪过,但他也有功德。 至于清正廉洁四个字,刘伯温配得上。 而且锦衣卫已经查明,从始至终,刘伯温只是知晓,但并未参与。 从这一方面而言,刘伯温只是对不起君,没有尽到一个御史中丞该有的职责。 但人无完人,总不可能揪着这一点不放吧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