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此时的张仪已经回到了定远县,向郑士元递交状纸,并状告朱桓强暴并逼死妻子张氏。 朱桓的父亲朱六九,知道儿子被收押后,特派手下陈冬至去威胁郑士元放人。 韩宜可在暗中记录了陈冬至的话,随后让对方签字留作备案。 紧接着郑士元和韩宜可将审理结果和笔录,一并送往朱元璋的住处。 朱元璋依据案情,判吴金德、县丞罗明通等凌迟处死,诛连三族。 凡是贪污八十贯以上的,一律抄家问斩,对陈冬至则割舌后枭首示众。 等到朱元璋亲自审讯朱桓时,他吓得浑身发抖,求老朱饶了自己这一次。 朱桓甚至表示自己可以不再做官,为朱家终身守护祖陵。 实际上朱元璋也不想处死朱桓,只是碍于大明律法他不能主动讲出饶了朱桓的话。 于是老朱命人将朱桓重打一百大板,再叫侍卫用箭射杀。 侍卫知道朱元璋不想诛杀亲侄子,因此连射五发没射中要害。 众臣也纷纷给朱元璋台阶下,于是老朱便顺着台阶把朱桓贬为平民,永不得为官。 此时郑士元开口说话了,他冒死劝阻朱元璋。 “如果皇亲国戚便法外开恩,则将失信于民。 久而久之,法将不法。” 郑士元这一番话惹怒了朱元璋,他被说得怒气值高升,要将郑士元拉出县衙斩首之际。 谁知又有一个不怕死的官员站了出来,此人就是和郑士元一同办案的韩宜可。 韩宜可力劝朱元璋不能杀郑士元,应该杀朱桓才是。 结果朱元璋怒气值又升了,坚持要把韩宜可和郑士元一同斩首。 没想到当郑士元和韩宜可被拉出县衙门口时,朱标擅自做主将二人救下。 他还向老朱进言,认为应该斩首的是朱桓,郑、韩二人是忠义志士不能杀。 此时马皇后也出来给老朱吹风,最终朱元璋决定斩杀朱桓以正法纪。 朱桓的父亲朱六九,知道朱元璋决定要杀朱桓后,赶忙跑去见他。 朱六九极力劝阻朱元璋不要杀朱桓,断了自己的香火。 朱元璋看见亲哥哥这么苦苦哀求也不好受,表示愿意把第六子朱桢,过继给朱六九当儿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