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待身边只剩下商暠和陆风之后,朱棡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:“商大人深入民间考察,想必一定有所收获,不妨说来听听。” 一身商贾打扮的商暠笑着说道:“根据调查王承基在任期间,救治灾荒、发展生产、兴办教育、着力建设。 由于他政绩卓著,因此被巡抚、巡按推荐为‘循良第一’。” 朱棡略显失望的说道:“巡抚、巡按的推荐只能作为参考,孤王想了解具体情况。 比如王承基救治灾荒的过程,以及采取的一些措施。” 陆风见状接过话头说道:“洪武初年,溧水自然灾害严重。 王从善就任溧水知县时,县内父子相食,道殣相望。 自从他一到任便深入农村视察灾情,回县城后立即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。 在王承基的义行感动下,溧水县富户也纷纷拿出存粮救灾,挽救了数万处于死亡线上的灾民。 王另外王承基还动员富户雇人,掩埋各处灾民的尸体,又组织郎中抢救病人。 洪武四年,王承基申请豁免因灾害而抛荒的田赋,解除了灾民的负担。 洪武五年,他倡建先斯仓,修复预备仓。 与此同时王承基在崇贤、邰村、洪蓝等地建立社仓,以便供输以救困乏。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,溧水县的灾情这才得以控制,百姓的生产、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恢复。” 朱棡没想到看起来喜欢阿谀奉承的王承基,竟然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。 “自从方克勤被牵扯进‘空印案’之后,济宁知府一职就空置了出来。 既然王承基有循良之才,那孤王就奏请父皇提拔他暂代济宁知府一职。” 明朝的知府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个级别。 上府知府属于从三品的官职,中府知府正四品的官职,下府知府则属于从四品的官职。 即便是按照下府知府这个级别来算,从七品知县升至从四品的知府,对于王承基来说也属于破格提拔了。 最为重要的是,明朝的知府从品级上来讲,已经属于高级官员的队伍了。 任期满了之后,除了可以致仕回家、调任其他地方继续担任知府之外,甚至还有机会调至中央担任京官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