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命南直隶、浙江、湖广、江西等不通舟楫的地方,将税粮折为布绢、白银征收,上解京城充作俸禄。 在明朝中后期,折粮银成为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若发生灾害都需要依靠折粮银来赈灾,此外折粮银的推广也促进了明朝的财政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。 然而随着折粮银推广,也带来了新的问题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计划,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的逋欠问题。 这种情况虽然并非在晚明才开始出现,但其规模和影响达到危及中央财政的程度,却是明朝前所未有的新问题。 好在以史为鉴的朱棡,已经提前想到了解决方案。 于是他这才开口建议道:“父皇,儿臣认为所有用来折算粮食的银两,都要用足色且有金花的上好白银打造。 另外银锭凹面要刻有地方名称、税别、重量、内耗,以及有关官员和银匠姓名等内容,以便将来责任追溯。 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失窃隐患,儿臣建议将折粮银统一铸成五十两一锭的分量。” 朱标顿时露出赞赏的神情,“三弟所言乃真知灼见,望父皇予以采纳。” 洪武年间可没有“言论自由”一说,朱元璋根本不在意别人拥不拥戴他。 因为这都不会影响老朱使用那些大臣,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太拥戴了反而不好,假如面对的都是一双双崇拜眼神,咱还真不好意思下手。” 或许是想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前车之鉴,在场的文武百官纷纷开始随声附和。 “太子殿下和晋王殿下所言字字珠玑,臣等附议!” 看着已经成为一言堂的大朝会,朱棡心中总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。 众所周知当一个公司逐步走上正轨越做越大时,就需要流程和制度来进行规范。 这时民主要比独裁,更有利于长远发展。 朱棡暗自下定决心:一定要早点把内阁的框架搭建起来,今年至少要完成对第一批阁臣的提拔。 在朝会结束之后,朱元璋并没有立刻开始批阅奏章。 他在临近中午时,将永平侯谢成、魏国公徐达、颍川侯傅友德、都督佥事蓝玉,以及几位在应天的皇子都召集到了坤宁宫。 “咱曾经对几个儿子说过,坤宁宫就是家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