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尽管心有不甘,但朱元璋还是强压下心中的不满。 他努力让自己的语调,显得平和一些。 “咱向来以虚心接纳忠言善策为荣,只要老三所言合情合理,自然不会亏待于他。” 说罢朱元璋那双锐利的眼睛,紧紧盯着坐在不远处的朱棡。 他似乎想要透过对方的表情,看穿其隐藏起来的真实意图。 然而朱棡似乎并没有珍惜,大哥朱标给自己争取的这个机会。 只见他慢条斯理的说道:“在讲这个故事之前,我想先请教老爹一个问题。” 不等朱元璋开口搭话,身为大哥的朱标便笑着说道:“三弟,正所谓过犹不及,倘若你再继续卖关子。 一旦咱爹发起火来,我可没法继续保你了。” 朱棡从袖子里拿出手帕,擤了一下鼻子。 “儿臣请教爹的问题就是非常简单:假如您是一位从外地而来的茶商,在江南的穷乡僻壤,承包了一座荒山。 众所周知想要种茶,必先开荒。 然而这当地的百姓不仅不愿意开荒,而且纵然是有几人上工,也是表现出无比的懒惰。 试问随着种茶日子越来越近,您该当如何应对? 大哥和王总管也可以作答,大家不妨畅所欲言。” 思考片刻之后,朱标开口回答道:“若我是那位茶商,我会先了解清楚当地百姓不愿开荒的原因。 如果是因为报酬过低,那我会适当提高工钱以激励他们。 如果是因为对开荒工作不熟悉或缺乏工具,那我会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工具。 同时我也会设立一些奖励机制,如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工人能得到额外的报酬或奖品,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。 此外我还会与当地的官府合作,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,共同解决这个问题。” 王景弘接着说道:“太子殿下所言甚是,然而奴婢以为,还需关注当地的风俗习惯。 若是该地本就懒散成风,那除了上述措施外,还得想办法改变这种风气。 比如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,宣传勤劳致富的理念,让当地人意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。 另外也可以找一些勤劳的榜样,给予他们表彰和奖励,以带动其他人的积极性。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耐心,不能一蹴而就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