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一些店铺会请名人雅士或书法大家题写招牌,以此来增加店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 例如那大诗人苏东坡,就曾给卖馓子的老太婆写过一首广告诗。 后来那老太婆将诗牌置于店铺前,一时间生意兴隆,门庭若市。 另外有些店铺会用对联的形式来做广告,对联的内容既体现了店铺的经营特色,又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。 就好比一家老字号药店,挂有‘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’的大对联。 既宣传了药店的制药理念,又能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。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,印刷广告也逐渐出现。 宋代出版的书籍,往往在目录或序文之后,会跟着印上‘牌子’或‘刊语’。 将出版此书的书坊名称、地点以及刻印时间都标注出来,这便是早期的图书广告。 实物广告的典型案例,当属北宋的刘家功夫针铺广告。 那广告铜板上雕刻着‘济南刘家功夫针铺’的标题,中间是一只可爱的白兔捣药的图案。 图案左右标注着‘认门前白兔儿为记’的字样,下方的文字则阐明了商品的质地和销售办法。” 随着朱棡的这番解释,朱元璋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。 他微微点头,陷入了沉思。 阳光洒在众人身上,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。 衙署周围依旧热闹非凡,朱元璋和朱标却在思考着,广告的未来以及大明的治理之策。 就在这时,监察御史袁凯道出了朱元璋心中的担忧,“可这衙署的朱红大门,乃是官府张贴告示之处。 藩属国在此发布广告,确实不太合适。” 朱棡笑着说道:“袁御史,此前搜捕刺客,全城戒严,这已经影响了招商拍卖会的筹备工作。 若东南夷使团无法在短期内筹得粮食换取宝钞,必将影响拍卖会的效果。 城门口、寺庙、集市,这些地方人来人往。 在这些地方张贴广告,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,而且我们还可以按浏览量计费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