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此基金可从珠宝贸易的税收中抽取一部分,再号召富商们慷慨解囊。 对于积极响应之人,朝廷可赐予‘义商’牌匾等荣誉,给予他们商业上的便利。 想当年战乱,百姓流离失所。 如今咱大明当以百姓为本,这扶贫基金便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。” 朱元璋坐直身子,神情严肃得如同钢铁铸造的神像。 “此办法可行否?那资金又如何确保用到实处?” 朱棡抬头挺胸,自信如耀眼阳光。 “儿臣认为可组织专门的官员团队,全权负责此事。 这些官员必须公正廉洁,对贫困百姓逐一排查。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,若有贪污挪用扶贫资金者,严厉惩罚绝不姑息。 另外派遣巡查使挨家挨户走访,了解百姓需求,提供技术指导。 回想当年战乱,百姓生活困苦,如今咱不能再让他们受苦。 对于特别困难的家庭,还要给予额外救助。” 说到此处,朱棡的眼神微微暗了一下,思绪飘回到他在山西的那段日子。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,冷得像冰刀刺骨。 他走进太原府治所阳曲县的一个小村庄,入目皆是破败茅屋。 这些房屋在呼啸的寒风中摇摇欲坠,似岁月中即将熄灭的蜡烛。 朱棡缓缓走着,脚下的土路崎岖不平。 他每一步都仿佛踩在百姓的苦难上,沉重而艰难。 在一间最为破旧的茅屋前,朱棡停下了脚步。 他轻轻推开那扇嘎吱作响的木门,一股潮湿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,如岁月的叹息。 屋里一位年老的妇人,紧紧抱着一个虚弱的孩子。 那老妇人的脸上,布满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苦难。 她的眼神空洞无助,仿佛已失去对生活的所有希望,似干涸的水井。 孩子脸色蜡黄,小小的脸蛋上毫无血色。 破旧的衣服,根本抵挡不住这刺骨的寒冷。 此时孩子在妇人怀中瑟瑟发抖,如同风中枯叶。 朱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形容的悲痛,他仿佛看到无数这样的百姓在苦难中挣扎,如暴风雨中的孤舟。 见此情景朱棡轻轻地叹了口气,眼中充满怜悯,似春天的细雨。 “那这扶贫基金能否持续下去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