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钱呐得花在刀刃上,确保资金能真正落到实处,发挥出最大的作用。 可不能瞎折腾,让百姓受苦呀! 咱们都是为了这一方百姓,为了咱大明能越来越好。 这事儿还得仰仗诸位齐心协力,共同把它办好咯。” 到场的各地官员听闻此言,纷纷站起身来。 众人整齐划一地拱手说道:“殿下高瞻远瞩,我等定当积极配合殿下的工作,绝不含糊。 殿下一心为民,此等胸怀,我等佩服不已。 定当全力以赴,不负殿下所托。” 就在这时,被朱棡专门找过来旁听的广州府番禺知县道同,也同样站起身来。 他先是整理了一下官服,一脸正色地说道:“是啊!为了咱大明,为了百姓,大家可得齐心协力呀。 下官在番禺任职这些时日,那可真是深知百姓生活不易呀。” 说道此处,他微微叹了口气,脸上满是忧色。 “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缺衣少食的情况可不少见呐。 有时候去乡间巡查,瞧见那孩童饿得面黄肌瘦,心里别提多难受了。 这款项调配若是得当,那可是能为百姓做不少实事呢! 下官定当竭尽所能,配合殿下把此事办妥,绝不敢有半分懈怠呀。” 旁边一位年长些的淮安知府陈文肃,也跟着点头称是。 “道大人所言极是呀,咱们为官一方,本就该为百姓谋福祉。 这款项调配好了能修路搭桥,能兴办学堂,诸多好事都能办起来呢。 只是这各地情况不同,还得细细筹划才是。” 就在这时,年轻的崇明知县况钟站出来,恭敬地朝着朱棡拱手说道:“殿下,下官以为,咱们可以先让各地把实际需求报上来。 再汇总权衡,如此或许能制定出更为合适的方案来。” 朱棡看着几位贤官这般齐心,心中顿时感慨万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