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奉天殿里,那烛火被殿外溜进来的小风一吹,晃悠个不停。 光影在众人脸上跳起了没头没脑的舞,把这原本就凝重的气氛搅和得愈发压抑了。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了。 只见他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:“咱可得好好唠唠这延绥镇的事儿啊,那镇子里的百姓,那可都是咱大明西北的顶梁柱呐! 一个个勤勤恳恳,像那老黄牛似的。 靠着土里刨食,做买卖什么的。 给咱大明西北这经济发展,打下了实实在在的底子呀,功劳那可大着呢。” 说着朱元璋“啪”的一下,又拍了下龙椅扶手,震得那扶手都好像“哎哟”了一声。 随即他声调陡然拔高了几分,“可现如今呢,那延绥镇的马场出了这档子破事儿。 哼! 这就好比好好的一锅粥里,突然掉进了只死耗子。 恶心人不说,还能坏了整锅粥呐! 这事儿咱可绝不能当成个小事,随随便便就给糊弄过去了,标儿啊。” 朱标赶紧上前,规规矩矩地拱手作揖。 紧接着他将腰杆挺得笔直,就像那朝堂上的旗杆似的。 随即朱标朗声说道:“父皇,儿臣听着呢。 您有什么吩咐,尽管说便是。” 朱元璋看着朱标,那眼神里满是老父亲的关切和对太子未来的期许。 他语重心长的嘱咐道:“你这一去马场啊,可得把眼睛睁得大大的,耳朵也竖起来。 那地方现在乱得呀,就跟那戏园子后台似的,啥稀奇古怪的事儿都可能冒出来。 你可得千万小心着点儿,早去早回。 爹就在这京师盼着你平平安安回来,还得带着那马场事儿的好消息。 可别让爹这心啊,一直悬在嗓子眼儿落不下来。” 朱标脸上满是坚定,又拱手行了一礼。 那架式仿佛他就是一把刚出鞘的宝剑般锋芒毕露,语气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。 “父皇您就放宽心吧,儿臣就是那专抓老鼠的猫。 不把这马场背后捣鬼的家伙揪出来,儿臣绝不回来见您。 定当使出浑身解数,绝不负父皇的殷切期望呀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