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元璋负手而立,面上得意地笑了笑。 那笑容犹如春日暖阳下绽放的花朵,透着一股对自己决策的满意劲儿。 仿佛那过往的诸多权衡与考量,都在这一笑之中化作了值得的印证。 “这蒋山那可是素有‘龙蟠虎踞’的美誉呀。 大年你且想想,远远望去蒋山就仿佛一条巨龙蟠踞在那儿似的。 那气势磅礴得很呐,恰似老天爷特意给咱大明打造的一般无二。” 朱元璋一边说着,一边踱步至窗边。 目光似穿透了那重重宫墙,望向了记忆中蒋山的方向。 “咱们考察团的人到了那里,一眼瞅见,心里头就觉得不凡呐。 仿佛有一股莫名的力量,直往人心坎里钻呢。” 王大年赶忙趋步上前,微微躬身,一脸谄媚地附和道:“陛下,如此气势那定是风水上佳之地呀,怪不得您最后选中那里呢。 陛下您这眼光,那真真是万里挑一。 这天下的山川形胜,怕是都入不了您的法眼。 唯有这蒋山,才当得起咱大明帝陵之所呀。” 朱元璋听得这话,愈发来了兴致。 他的双手在空中比划着,好似要将那蒋山的模样给勾勒出来一般。 “这还只是其一呀,大年。 蒋山中有一处叫独龙阜的地方,恰好在主峰的东南方。 那位置……啧啧,可真是巧妙至极呀! 就跟老天爷下棋摆棋子似的,摆得恰到好处。 它和周围的玩珠峰、天印山等诸多山峰相互呼应着,你若站在那里仔细一瞧,就会发现它们共同勾勒出一种天然的簸箕形状。 仿佛是上天特意造就的一般,把那风啊、气啊,都汇聚在一块儿了,形成了一处‘藏风聚气’之所呀。 这般难得的风水宝地,世间罕有呐。 所以咱最终才定了那独龙阜作为帝陵所在,盼着能借这宝地的灵气,护佑咱大明江山世代昌盛呢。” 朱元璋说到此处,微微顿了顿,像是沉浸在了对大明未来的美好期许之中。 片刻后,他才抬眸看向王大年,眼神里透着严肃。 犹如那寒夜中的冷星,熠熠生辉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 “这铁甲船与蒸汽机之事,亦是承载着同样的期望。 大年,你可明白这其中的分量吗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