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8章 当务之急是先求得父皇恩准放宽海禁-《大明:爹,论治国,你真不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常清韵闻听此言,心中又急又气。

    她转过身去背对着朱棡,手中丝帕微微颤抖,声音带着一丝哽咽。

    “你这孩子,怎的如此固执?

    全然听不进劝呢!

    三弟,你可知这朝堂之上暗流涌动,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。”

    此时随行幕僚李贤微微皱眉,他上前一步袍角随风轻摆,神色恭敬而不失诚恳的说道:“殿下,太子妃所言在理。

    且不论朝堂之上阻力重重,单说我等对海贸重启后的规划,尚不完善。

    若贸然进宫恳请放宽海禁,届时陛下垂询具体细节,我等却一时语塞。

    恐让陛下觉得殿下行事草率,反倒弄巧成拙。

    殿下,海贸之事关乎国运兴衰,不得不慎啊。”

    朱棡微微不耐地摆了摆手,在殿内来回踱步。

    靴履踏在金砖之上,发出清脆声响。

    “李贤,你的顾虑我明白。

    但事急从权,当务之急是先求得父皇恩准放宽海禁。

    后续规划,我们可从长计议。

    若一直畏缩不前,难道要等倭寇与海盗将沿海之地搅得民不聊生,大明海贸彻底衰败不成?”

    李贤却并未退缩,依旧坚持己见。

    “殿下,海贸之事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    若因准备不周而致失败,对我大明而言,无疑是沉重打击。

    殿下,还望您三思而后行啊!”

    朱棡略作思索,停下脚步,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李贤,你所言有理。

    关于海贸重启后的管理,孤王已有初步考量。

    开放港口之后,可设立专门的市舶司,专司往来商船管理之责。

    市舶司需制定详尽的商船登记制度,对每一艘进出港口的商船,皆要详细登记其船只信息、船员名录、货物种类与数量。

    至于防范倭寇与海盗乔装混入,一方面加强港口巡检力量。

    增加巡逻频次,设置多层哨卡,对靠近港口的船只提前严密排查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可借鉴民间保甲之制,令商船相互联保。

    若有倭寇或海盗混入,联保船只同受惩处,如此商船之间自会相互监督。”

    李贤微微点头,烛火映照下,脸上露出思索之色。

    “殿下所言极是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