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社稷坛中。 冯保看着满脸绝望,脸色灰白的王崇古。 冯保圆墩墩的脸上,透露出几分怜悯。 朱翊钧忽然伸手,按在王崇古头顶:“爱卿,你在想什么?” 王崇古身体猛的一颤,抬起头来,只见其双目赤红:“臣不敢妄加揣测。” 朱翊钧仿若未觉,挥挥手:“如此便好,去吧。” 王崇古劫后余生,直至离开社稷坛。 他回望那座九层祭坛,犹然惊疑不定。 海瑞从屏风后突然出现,无奈摇头:“陛下何必吓他。” 冯保默默的端来银盆,朱翊钧将双手沉浸其中。 朱翊钧对海瑞解释道:“他太擅长于妥协了,总是思前顾后,这样不好。” 面对敌人的第一反应是妥协。 从妥协到柔远以怀人,然后就是绥靖。 一步错,步步皆错。 “不能总让个子高的来承担责任吧。” “不让其亲自去碰一碰,他怎么能相信这一切呢。” 海瑞听后默然,决策是皇帝定下的。 但执行起来,依靠的是朝廷。 古代没有义务教育。 这也导致农民除了操心自己的土地如何灌溉,如何获得更多的土地之外。 什么都不懂。 知识是昂贵的。 而理想者却妄图带着所有人一同超脱。 但在某些人看来,人是分三六九等的。 为什么不能先超脱带动后超脱? 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,推动起来便十分困难,举步维艰。 所以朱翊钧无法在这个文盲率极高的古代,传播心学,传播天下大同的思想。 不能让没有共同利益的农民和既得利益者联合起来。 那就逼着他们联合,不抱团,就去死。 朱翊钧说道:“我们需要一个敌人,一个威胁。” “陛下,臣会加速推进此事的。”海瑞说道。 朱翊钧点点头:“将泰州学派的人找来,当年他们的计划推行到一半,便激流勇退。” “朕不怪他们,这一次,朕亲自来。” 朱翊钧对海瑞说道:“朕要让心学成为显学,人人皆可修仙。” 海瑞是理学的大儒,但是在面对这样的伟大计划面前。 不应有门户之见。 他知道,道德高尚者只是其中的少数派。 芸芸众生中,沉默的大多数,都是普通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