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骑马向前的朱棣感受着四周百姓的热烈欢呼,本来略有阴郁的心情也顿时开朗起来,忍不住哈哈大笑:“这便是我大明盛世,也正是俺,还有俺的子孙们该一直努力维持的天下。太子,你说俺这话可对么?” 跟在他身后半步外,压得胯下骏马步履艰难的肥胖太子朱高炽赶紧笑着应道:“父皇说的是,儿臣铭记在心,今后定当更用心辅佐父皇,治理天下。” “不光是辅佐,他日你继位后,也该有这份心思,让俺大明国泰民安,让那各方之敌,都不敢动任何心思!”朱棣微微扭头,深深望了自己这个模样不好,却能力出众的长子一眼。 太子自然是唯唯称是,然后在朱棣回头后,又偷偷抹了把额头渗出来的汗水,心情复杂地笑了下。 身后,离他们略有些距离,却还是能把这对父子君臣的对话听清楚的内阁辅臣胡广也凑趣笑道:“陛下所言甚是,也只有陛下和太子,还有太孙,能让我大明百尺竿头在进一步,真正做到长治久安,万国来朝!” 其他臣子这时也都纷纷称是,引得朱棣又是一阵大笑。但随后,他的笑容一敛,低声嘀咕了一句:“奈何这天下人心多样,可不是所有人都这般想啊……” 这话就是身后的太子都没有听清楚,也不敢多问,只觉着此时父皇的目光突然变得犀利,如有实质般朝着四下搜寻,好像是在找着什么猎物一般。 说话间,他们君臣一行便在禁军护卫开道之下,很顺利就从人群里穿过,来到了那座紧挨着玄武湖的高台跟前。 这高台说是台,其实却是一座五丈多高的三层阁楼,不光远远高出周围一切建筑树木,而且占地极广,足有数十丈方圆,每一层都够上百人在其中驻足走动。 在当先进入这座由太祖皇帝亲笔所题的“临风台”后,朱棣微微停步,扭头吩咐道:“让太子带着群臣在一二层活动观赛吧,今日俺想清静地看一回龙舟赛。” 说完,不等群臣做出反应,他已迈步上楼,走了两步,才又添了一句:“让太孙陪着俺就够了。” 本来群臣还因为朱棣的这突然命令而疑神疑鬼,现在听到太孙可以随皇帝上三楼,心下总算是松了口气,全都恭声应命,然后留在了一二楼,和太子一起凭窗远眺,等着今日的正戏开场。 这些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心情一松,便趁此佳节风景,三五成群,端了酒杯,各自说笑,吟诗作对,倒也颇为放松融洽。 这其中,身宽体胖,不利于行的太子殿下自然就成为所有人的核心。他也是个八面玲珑,文采出众之人,此时和这些本就熟稔的官员们谈笑风生,诗文唱和,一派和乐融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