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黎淮和王书记进入会议室,对面是四个白人,西装革履打着领带,一副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。 王书记还好,黎淮看上去就要随意很多了。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关,谈判! 其他的小伎俩都是次要的,如果谈判这一关没有做好,那都是白搭。 两人进门之后,何浩浩也走进来,何浩浩顺手关上门,然后站在后面,显得非常专业。 黎淮和王书记坐下之后,王书记开场白,先表示欢迎,非常简短,然后马上直入正题: “我们想和各位谈谈引进大众生产线的问题。” 翻译转达王书记的意思。 对方马上就开口了,摊了摊手,又看看周围。 王书记听不懂,但是黎淮听得懂,对方说的是:“你们是不是忘带翻译了,我们可不会说中文。” 黎淮直接用一口流利的德语回应:“没关系,我会一点德语。” 四人听后一愣,显然没有想到黎淮会德语。 毕竟在车站的时候,王书记还带着翻译。 实际上黎淮不仅会德语,法语、英语、日语、西班牙语、俄语、葡萄牙语都会。 因为这些国家都是曾经的殖民帝国,语言传播很广。 黎淮留学期间,把这些语言都学会了,也是为了能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。 不过,对方并不认可黎淮,说道: “难道今天我们的谈判对象就是他吗?你们没有自己的工程师团队?” 这话是对王书记说的。 王书记表现得非常从容:“我重新向大家介绍一遍,这位黎淮同志是我们通市汽车制造专业方面的专家,首席工程师。” 然而,对方听不懂。 还需要黎淮来翻译,黎淮便翻译了一遍。 这下对方四个人有点不知所措了,王书记的话需要黎淮来翻译。 他们怎么确定黎淮说的这话真是王书记说的?而不是黎淮自吹自擂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