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高昌敢不服-《大唐第一全能纨绔》
第(2/3)页
唐高祖武德三年,高昌王曲伯雅死,其子曲文泰继位,并派使臣前往长安告哀,高祖派使臣前去祭吊,正式承认了高昌为唐藩贡国的地位。
贞观四年时,麴文泰偕同夫人宇文氏一起到了长安,受到李二陛下的高规格接待,并赐其夫人李姓,册封为常乐公主。
此后,唐朝和高昌的关系比较融洽。直到贞观六年后,曲文泰依附于西突厥,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内向唐朝入贡,并发兵袭扰伊吾、焉耆等西域亲唐势力。
显然,唐朝对于鞠文泰的笼络并没有达到目的。鞠文泰只想享受唐朝给予的好处,却丝毫不想履行对于唐朝的义务。
为了争取“高昌王”,李二陛下又派王延德出使“高昌”。
面对唐朝使节的斥责,鞠文泰并不谢罪,自以为是地扬言:“鹰在天上飞,野鸡在蒿草中窜,猫在堂前游玩,老鼠安处于洞穴,各得其所,岂不快哉?”
鞠文泰的意思就是:你是鹰,我是野鸡;你是猫,我是老鼠。虽然你强我弱,可离得辣么远,咱们谁也管不着谁,别老指手划脚行不行?
当然不行,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看,“高昌国”位于唐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,是唐朝经略西域不可绕过的地方。
何况,焉耆和伊吾已经向唐老大哭诉被人欺负了。要是不替小弟出头,别人岂不是觉得跟着唐老大混没有出路?万一西域诸国因此而倒向西突厥,那情况就严重了。
所以,要么高昌臣服,要么出兵降服,李二陛下只有这两条路可选。
尽管李二陛下还没有放弃“统战”高昌,但希望看起来越来越小,动武的可能性却是越来越大。
当然,李二陛下表面上只是生气,并没有表现出要出兵远征的意图,但马周何其敏锐,对李二陛下的性情知之甚深,知道远征高昌已经是箭在弦上,唐军还要作好与西突厥、高昌同时开战的准备。
在这样的形势下,吐蕃的服软求亲,便给了唐朝避免两线作战的契机。
当然,作为上国,作为恩赐,李二陛下总是要拿一把,不能让吐蕃觉得太容易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