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张恒腕子上挂的是一串18颗金丝楠木的罗汉珠。 这还是他上次来京城,在潘家园淘来的。 年份虽然不长,但做工非常精致,每一尊罗汉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。 张恒闻言摘下来,递给了余慊。 余慊仔细端详着,不禁啧啧称奇。 “好东西,一看就是盘得有年头了,爷们儿,运气不错,现在潘家园这么开眼的东西可不多见了。” 熟悉余慊的人都知道,这位是个大玩家,无论是文玩,还是花鸟,都能玩得明明白白。 还在京城大兴弄了几十亩地养小动物,算是把玩这一途给做到了极致。 平时没有演出的时候,就在大兴隐居。 平时养养花,逗逗虫,偶尔约上三五好友小酌,日子过得逍遥自在。 这种生活态度尤其值得钦佩。 人这一辈子,短短几十年的光景,何必把心思都放在勾心斗角,争名逐利上面。 得到的再多,不知道该如何享受又有什么用。 活得开心、自在,比什么都重要。 余慊这才叫活得明白呢。 借着这挂手串儿,余慊和张恒聊起了文玩,接着又聊到了花鸟鱼虫。 张恒上辈子是个老京城人,从小也是耳濡目染的,对这些玩物非常感兴趣。 说起来同样头头是道。 大概是遇到志趣相投的人,余慊显得聊性甚浓。 “你懂得还真不少,现在的年轻人懂这些的恐怕没几个。” 以前架鸟玩虫算得上时尚,现在的年轻人平时都摆弄手机,谁有耐心弄那精细活。 连自己都伺候不好呢,还去伺候草虫? 至于文玩,懂的就更少了。 “我也就是懂些皮毛。” 余慊笑道:“就别谦虚了,这些东西,我跟大林说,他都不知道我说什么。” 说着拿起一旁的扇子,递给了张恒。 “头回见面,送你个小玩意儿!” 张恒犹豫了一下,双手接过,只展开一半,便连忙合上。 “余老师,这……太贵重了。” 余慊笑着摆了摆手。 “没什么贵重的,就是个小玩意儿,拿着玩吧!” 这东西拿着玩。 “可是……” 扇面上的落款“缀玉轩主人”这几个字,内行人都知道,这把扇子是谁用过的。 梅兰芳,梅大师! 余慊拿在手上把玩的,肯定是真东西。 虽说不值什么钱,可意义不同啊! “收着吧,拿出去的东西,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。” 余慊性情洒脱,从来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。 遇到投缘的人,一些小东西总是随手就送。 “有机会上我家来玩,我那边好东西多着呢!” “师父,您家里的好东西,还没被我师叔给密光了啊?” 郭奇林插了一句话。 余慊的表情立刻变得无奈。 郭奇林说的师叔也是德芸社的演员,大胖子孙悦。 每次去家里,只要看见好东西,就往自己口袋里划拉。 上次刚得了一副潘天寿的扇面,还没等余慊稀罕够呢。 孙悦上家里去了一趟,等走了以后,那副扇面怎么都找不到了。 没几天,余慊就听说扇面到了孙悦家里。 当然,余慊也没轻饶了孙悦,借着孙悦女儿过生日的机会,从孙悦家里顺走了一方王时敏用过的砚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