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我心疼的不是这件铁器!” “不是你说这么热闹!” “真正心疼的是我们家这件瓷器。” “哦!瓷器。” “想当初我二祖父,也就是我二爷爷。” “二爷爷。” “我这位二祖父作过官,作过一任九江道,在九江官窑烧出来的硬五彩,掉在地下是当当当当山响,摔不碎的好瓷器!” “什么瓷器?” “半拉调羹脑袋!” “破羹匙儿呀?” “要光调羹脑袋,我心疼我是黄瓜!” “还有什么哪?” “那上边……” “还有花儿哪!走!” 舞台上,正在表演的是德芸社的总教习高风,以及郭德刚的爱徒栾芸平,俩人说的是传统相声《卖五器》。 拥有完美相声技能的张恒对这一段自然不会陌生,这个活最难的就是里面有好几段贯口,非常考校演员的基本功。 “爷们儿,下一场就是咱们了,怎么样?紧张吗?” 石先生看向张恒,笑着说道。 刚刚对词的时候,张恒展现出来的基本功,让石先生大为惊喜。 原以为是个棒槌,没想到居然是个行家。 他现在也很想看看,阴差阳错收的这个关门弟子,到了台上,到底能有怎样的表现。 此刻舞台上,高风和栾芸平已经说完了锡器,马上就要进入这段相声最精彩的木器了。 “还行,等会儿到了台上,师父,您多照应着。” 石先生闻言笑了,又看向了冯朝阳。 “小子,你呢?” 冯朝阳一愣,挠着后脑勺憨憨的笑了。 他和石先生的心情一样,对张恒的相声水平,也十分好奇。 之前改的本子,就已经让他很惊讶了。 没想到,张恒不光文笔好,相声技能更是出类拔萃。 对词的时候,只是小露一手,就已经让他很惊讶了,等会儿上了台,这位小师叔火力全开,到底如何…… 高老师,您倒是说得再快点儿啊! “记者采访照相,各国家报纸登在了第一版,轰动了全世界。巴拿马赛会上得头等奖章,这才归还中国,送回我们家,存了这么些年。就我们家这木器,真称得上是千金难买,万金不换的宝贝呦!” “什么木器呀?” “半拉锅盖。” “嗐!” 底包袱翻出来,俩人鞠躬下台,对这段相声,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了,包袱在什么地方都能倒背如流,想要吸引观众,只能靠真材实料的基本功。 “感谢高风、栾芸平两位老师的精彩表演,刚刚这一段相声叫做《卖五器》。” “对!这段相声属于传统节目,看得出来,两位老师很卖力气,刚刚高老师下台的时候,我看见脑门儿都见汗了。” “那么接下来这一组演员为我们带来的是一段新的作品,同时,也将请出今天的这位神秘嘉宾!” “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石福宽、冯朝阳,还有这位神秘嘉宾,是谁啊?等上了台,您就知道了?” 【一开场就说有神秘嘉宾,到底是谁啊?】 【我猜是少马爷,刚刚网上有人发了,少马爷去了天津电视台。】 【老郭牛掰啊!居然能把少马爷请来,帮着撑场面。】 【不是说天津相声圈子和老郭的关系不好嘛!】 【和老郭关系不好的,是那些小肚鸡肠,嫉妒他的人,少马爷一直很看好老郭的,当初,老郭第一次来天津演出,少马爷就帮着站台。】 天津卫视这场相声春晚,采取的是现场直播的方式,然后经过剪辑,明天大年初一的晚上,再拿到卫视频道播出。 很多德芸社的粉丝早早的就守在了直播间,此刻在线人数已经破百万了。 【我艹,我是眼花了吗?】 【跟在石先生后面那个大高个是谁?】 【六哥!他居然真的说相声了!】 张恒跟在石先生身后登上了舞台,一席月白色,袖口处绣着金边的大褂,衬得他多了几分书卷气。 刚一出现,直播间里立刻就炸锅了。 谁也没想到,居然能在这场演出中看到张恒。 【六哥不是要参加央视的春晚吗?】 【啥情况啊?谁能解释一下!】 “我们爷仨站在台上,您诸位瞧着肯定觉得好奇!” 石先生站在中间的位置,张恒在左侧,冯朝阳在右侧。 “上了台,先做个自我介绍,我呢,叫石福宽!” 说着,抬起左手示意了一下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