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328 真要与刘家不死不休-《红楼之如画江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伱——”开口那名年轻秀才憋得脸通红,但他身后一帮人却全都不知所措的退了一步,没办法,武举人也是举人,文秀才还是秀才,秀才向举人行礼那是理所当然,但他们既然开口挑事儿,若是就这么行礼,那不是自己打脸?

    “正所谓‘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’,你这武夫虽有武举功名,这文气才华与庶人何异?吾等皆为饱学之士,自然无需像你行礼。”那挑事的秀才竟然想出了一番歪理,还得意洋洋的喊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却让周阳眉头全部皱起,表情阴冷的缓缓下了马车,大踏步迎了上去,因为退无可退,也让他把原本游戏的心态收起来,将全部精力转向“应战”方面。

    不论是歪理还是正理,这秀才既然已经喊出来,那就收不回去,还会被广为传扬,若是他退让了,就等于是承认文秀才不需要向武举人行礼,也等于是承认武举不如科举!

    “不知公子何人?”周阳冷冷说道。

    “本公子刘斌,家父正是当朝礼部尚书,怎么样?”刘斌得意洋洋的说道,连带着他身后那群秀才也跟着得意起来,纷纷挺胸抬头,仿佛这礼部尚书也是他们亲爹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刘公子当面。”周阳躬身就是一礼,无论哪方面都是标准异常,语气也变得无比恭敬,“想不到刘公子一句话,就能无视朝廷法度,废了武举功名,果然不愧是礼部尚书的儿子,在守礼方面无可挑剔,在下周阳甘拜下风!”

    一句话就把一众秀才砸的再次哑场。

    其实,两人说话都是故意“自说自话”,不接对方的话题,刘斌嘲讽“文才匮乏”,周阳就强调“身份高低”与“上下之礼”,刘斌再次把“行礼”与“文化”挂钩,周阳反过来强调“身份高低”的来源是“朝廷法度”。

    “朝廷法度,岂是你一个小小举人所能左右!”刘斌表情猛变,却还是坚持死鸭子嘴硬,“礼之所在,本就是先圣所立,也一直是文华之基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!”周阳毫不客气的扬声打断了他,若说是谁的声音大,眼前一帮酸秀才都没能耐压住他这个武举人,“这样说的话,礼制肯定是文华之首礼部尚书说了算,他说该什么时候行礼,就要什么时候行礼;他说如何行礼,就该如何行礼,没问题吧?

    哟,那真是长了见识,我这‘小小的’举人,肯定要向你这‘大大的’秀才行礼吧?可以啊,不仅要行礼,还必须是大礼参拜,万一被尚书大人定下一个‘不知礼’的罪名,那岂不是要贻笑大方啊——来来来,秀才公受礼了!”

    周阳说到做到,极为严肃的的转身站向一众秀才,毫不犹豫的就是躬身一记长揖,而且一次不够,他愣是三次起身又三次行礼,把那群酸秀才吓得全都跳开,反倒是刘斌,此时脸上青一块白一块,明知道不能受礼,却只能强撑着站在那里。

    刚才周阳定的帽子实在太大,因为朝廷礼制基本上都是王朝开国时期就定下,中间想要调整,每一次都少不了反复扯皮,甚至于腥风血雨,别说是礼部尚书说话,就是皇帝开口,若是不能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,一样如同放屁,比如明朝持续了整个嘉靖朝的“大礼”之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