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伱还是不明白,当初大哥之所以被这么多人算计,根本原因就是他太顺了,仿佛一切就该是他的,连父皇都感觉到了压力,当初的事情发生后选择让他‘反省’。”永昌公主轻轻一叹,“那时候父皇依然是龙虎之年,大哥却同样‘满朝拜服’,这哪里能行? 一旦大哥登基,整个朝廷很自然就能被他掌握,朝堂上不知道多少人受过他的恩惠,军中也以十二侯为核心有了立足根本,如此一位必然君临天下的太子,让那些有想法的人怎么接受?不只是那些穷酸,四王八公就老实了?” “姑姑说的这些,侄儿也是这两年才想通的。”义忠郡王沉默了半晌才苦笑着说道,“所以,这些年小侄才愈发艰难,很多当初受了父王恩惠的东西也都慢慢背离,原本都快撑不下去了,是皇祖父又给了小侄机会。” “父皇——”永昌公主轻轻一叹,“都过了古稀之年,哪里还有这么多争斗之心?皇兄干的不错,大周朝如今四夷臣服、国势正隆,偏就自家出了乱子,如今倒是没了‘天有二日’的麻烦,可为了彻底整理好,又得拖延多少时日,有多少禽兽之辈趁机起势?” “姑姑当真以为,今后不会再担心‘天有二日’?”义忠郡王满脸调侃的笑容,“小侄能够得到皇祖父支持,可是许下了不少东西,最根本的还是四叔当初登基时的规矩;如今恺兄弟同样少不了麻烦,姑姑可想好怎么安排了?” “你眼前看见的这些,只是那小子手里反应最快的力量,可不是他的全部兵力。”永昌郡主白了他一眼,转身看向皇宫方向说道,“冯唐那老东西可不傻,他儿子冯紫英对本宫也从来都没少了规矩,你觉得很难解决吗?” “姑姑这么多年辛苦,小侄一直佩服,但最佩服的还是姑姑看人的眼光。”义忠郡王面带苦笑,不舍的反复打量正在开走的六个百户骑兵,“有我那妹夫的精兵在,京营的那帮老东西又不可能出头捣乱,京城之中哪里还有这么多事情?” “现在知道一口一个妹夫了?当初也没见你照顾。”永昌公主冷哼一声,不屑的说道,“你小子就是眼高手低,光看着宫里的位置了,就没看看手底下都是些什么玩意儿?滚吧,今后老实待着,还有你几年的好日子过。” “几年吗?”义忠郡王没有反驳,轻轻叹口气就转身离开。 “妹夫?哼!”永昌公主目送义忠郡王背影,心里却想起当初自己和秦可卿一起,被某人按住的经历,面颊不自觉泛起了红晕,又想起这些日子一直没见的永静公主,只能轻轻一叹从怀中取出一份材料,“来人,把这个送去东营房驻地,亲手交给周将军!” “是,公主!”很快有两个军士上前跪接,行礼后跨马离开。 同一时间,紫禁城,凤藻宫,正殿卧房。 “元春,你跟了本宫也有十年了吧?”皇后含笑看着跪在身前的贾元春,轻抚着她的发髻说道,“时间真快啊,还记得当初你进门的时候,本宫还在永王府,那时候你也不大,想不到转眼之间时光飞逝,你我都老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