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为程家求情-《桃花溪》
第(2/3)页
我与吴弼对完账簿,起身,往外走。
秦明旭道:“小姐,我想让你画一幅牡丹。我母亲心心念念,想去洛阳城看牡丹。一直不得空儿。下旬便是她的生日。我想尽尽孝心。”
我停住脚步。
听了秦明旭的话,让我想起我的母亲来。
世间的芳菲热闹,母亲永远瞧不见了。
她病入膏肓的时候,还握着我的手,跟我说:“桑榆,我的儿,母亲生于膏梁之家,半生富足,没遭过苦楚。生死有命,母亲没什么可怨的,唯担心我儿。你父亲是个没主意的,母亲在一日,你好过一日,母亲不在了,你可怎么办……”
后来的日子,印证了母亲的话。我每每想起她,便是无尽的思念与荒凉。
我向秦明旭道:“七日后来取。”
他抿了抿嘴:“好。”
秦明旭走后的一个时辰,吴弼便从扬州城中商帮的人那里打听到今日是怎么回事。
秦明旭命人绑了泰兴那俩商家的家人,勒命他们还钱。
想来,他在赶往铺子之前,做了两手准备。
一,是帮我催款;二,是送来银票。
万无一失。
“秦公子下手可真挺黑的。”吴弼叹道:“若是二爷在,一身书卷气,是断不肯做这些事的。”
都道是,慈不掌兵,义不掌财。
联想到那日在船上,秦明旭的小厮与盗匪勾结。
“天盛楼”商号遍天下,秦家的买卖做得如此之大。作为掌家人,秦府的嫡长子,秦明旭必不是吃素的。
至于程淮时,他有着士人的理想。
吴弼早早就告诉过我,程淮时秉承太爷之志,一心想着的,是科考之事。生意,不过是维稳罢了。
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。
只是,我,又欠了秦明旭一回。
天黑的时候,雨终于停了。
青石板路湿漉漉的,就像午睡后乍起的心。
茫茫然不知何所。
大少奶奶几番催促。北院老夫人也派了丫鬟来问。我带着小音到小厨房做了我家乡的糕饼,小心地装进食盒里,这才起身,准备出发。
无论是为着大少爷,还是为着程淮时,我得去找冯高一趟。
荷华为我披上白色的大氅。
冬日的夜晚,寒气浸人。
东厂的人皆安置在府衙。
我带着荷华寻了过去。
那些小太监们今日在程府见过冯高待我的不同,故而分外客气。
一路指引着我,到了一处小院。
小太监带我到抱厦,道:“程夫人,冯公公正在与知府刘大人谈事。您稍等一会儿。等他忙完了,就来见您。冯公公特意吩咐过,旁人来,不见。您来了,一定得见。”
我示意荷华摸出一枚银锭子递与他。
“辛苦公公,拿着喝盏粗茶吧。”
小太监接过:“程夫人真真儿是客气。”
“应当。”我笑道。
小太监退下后,我坐在抱厦,心里好奇,冯高与刘知府会说些什么。
我悄悄走到内室的窗外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