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为王娘娘作画-《桃花溪》
第(1/3)页
第39章 为王娘娘作画
廖画师叹道:“嘉靖三十四年,本朝抗倭大胜,自有倭患,此为战功第一。上大喜,命我作图,永悬于翰林画图院中,以警醒后人,世世代代,莫忘外侮。老朽深记,深记啊。”
我听得一头雾水,抗倭之战,与我有何关联呢。
廖画师又问:“敢问这位夫人,生于何年?”
我俯身回道:“晚辈生于嘉靖三十九年。”
他捋须,摇头:“不对,不对。看来老朽确是年迈,醉心于丹青山水之中,记忆倒是差了,颠三倒四起来。多有打扰,夫人海涵。”
我忙道:“前辈哪里的话。”
慈宁宫的掌事太监急匆匆来唤:“廖画师,快些去吧。太后娘娘和平宁公主等着您呢。”
“是,是,是。”廖画师跟在那太监身后,走远了。
我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。
冯高唤着:“姊姊,姊姊——”
我方醒转过来。
他深邃的眼眸里,有了然的神色:“姊姊,我知你是为身世所伤。但凡有人说些什么,便放在心上。可我们这些杂技班里的孩子,都是无父无母的,就像无根的野草,风吹来,火烧来,便四散飘零。极难寻到来处。”
是啊。
他说得不无道理。
这世上的父母,但凡有活路,怎能忍下心,将孩子送到那折磨人的地方?
如今要寻,实是难指望的事。
我涩涩地笑了笑。
冯高想了好一会子,道:“姊姊,我找了当年的班主好多年,每次都是无果。我画了他的画像,交给东厂下辖的一百‘档头’,大江南北的杂技班都寻遍了,就连广西、滇境、蒙古都去了,一无所获。但前几日,恍然听到消息,似在冀城的青楼发现了他的踪迹。我已命手下全力搜捕。现时还没有结果。没找到之前,我本不欲告诉你,恐你空欢喜。但见你方才……”
他揽住我,薄面如玉:“姊姊,你切莫伤怀。不管怎么样,我都是你的亲人。我有姊姊,不感孤单。也请姊姊,因我,不孤单。”
我看着他。
诚然,我没有忆起到祝家之前的事。但重新认识他一遭儿,至今,纵是撇开前尘,他后来对我做的点滴,他给我的温暖,已足以让我把他当作一个亲切的弟弟来看待。
我轻声道:“你放心,姊姊不伤怀。”
他笑了笑:“那就好。我每日能看到姊姊开心,我便也好开心。”
他大红金色官袍之下的身躯,瘦而高,纵是笑着的时候,也带着风露清愁。
须臾,那慈宁宫的掌事太监去而又返,道:“太后突然兴起,让找个画师给王娘娘也画一张小像。今日当值的画师,还有谁?”
仁智殿的御用内监翻了翻册子,道:“那会子中宫也唤走了一人,今日当值的画师都领了召,只有新来的祝画师有暇了。”
慈宁宫的掌事内监看了看我,道:“那,祝画师便跟咱家走吧。”
这是我宫廷画师生涯接到的第一个任务。
冯高鼓励道:“姊姊,你去吧。太后娘娘、王娘娘都是顶和气的人。”
“嗯。”我点点头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