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对秦不辞的事情,宋微澜知道的很少,他是异姓王,十岁上战场,十五岁单枪匹马取下敌将头颅,十八岁平定战乱不断的南边,紧接着先帝病危,他回京被封镇南王。 先帝驾崩前留下圣旨,授予秦不辞摄政之权,辅佐年仅十五岁的小皇帝。 这些事情在百姓中流传,无需特意去查便能知晓,而他的家事,却半点儿都不知。 “母妃在他三岁自尽,王爷的父亲发病去世之时王爷正是三岁。” 也就是说,秦不辞的母亲因为他父亲殉情了,他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儿。 “秦不辞的父亲是丞相,二十岁便封了丞相,这般惊才绝艳之人,却是个短命的。” 是真的短命吗? 还是说,另有秘密? 宋微澜无从知晓,也不敢轻易触碰,只能将此事放在心里。 回到国公府刚坐下,下人便来禀报。 “老夫人,那丞相府的李夫人要见小姐,侍卫不让进,可李夫人说是奉了太后的口谕,不让进便是抗旨!” 太后口谕可不是能拿出来开玩笑的,李夫人没这个胆子。 “这是见澜儿不肯搭理她儿子,去宫里请救兵了。”老夫人脸色冷极了,吩咐下人将人带了进来。 李夫人是拿着太后口谕进来的,气势便拿得十分足,站在老夫人面前趾高气扬地道。 “太后亲自传下口谕,命宋微澜即刻跟我进国公府,救治年儿!” 老夫人实在看不得李夫人这嚣张模样,原本是想着息事宁人的,这会儿也来了火气:“那我还就抗旨了,我便看着你儿子死,大不了让太后娘娘治罪我个抗旨不尊便是。” 李夫人脸色一僵,气得咬牙。 自己带着太后的口谕上门,这个老东西竟然还敢这么嚣张。 拉不下脸向老夫人说软话,李夫人将目光转向了看起来比较好拿捏的宋微澜。 “澜儿,若两家真因为你的任性闹僵了,你们国公府的日子也不好过,你要真是个懂事的孩子,现在便应该尊圣谕,随我回家救人!” 好一番冠冕堂皇道德绑架的屁话。 只可惜,宋微澜向来吃软不吃硬。 “让李夫人失望了,我向来不是个懂事的,这圣谕,我不尊。” 国公府根基深厚,前线还有父子三人在战场奋战,便是天子也要礼让三分,一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女人岂会放在眼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