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朝堂之上,气氛紧张而庄重。 户部尚书站在殿中,面带愁容,向永和帝奏报道:“陛下,户部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,赈济灾民的花销实在太大,我们实在坚持不了多久了。” 永和帝的眉头紧锁,他环视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们:“诸位爱卿,你们有何良策?” 大臣们面面相觑,一个个都显得有些为难。 终于,一位大臣站了出来:“陛下,臣以为,我们可以增加赋税,以解户部之急。” 此言一出,立刻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反驳:“增加赋税?现在百姓已经生活困苦,再加税,不是逼他们造反吗?” 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:“要不,我们削减宫廷的开支,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宴席和庆典。” 这个提议同样遭到了反对:“削减宫廷开支?这岂不是让天下人看轻我们大康的威严?” 朝堂上,大臣们争论不休,提出的解决办法一个比一个荒谬,让永和帝感到哭笑不得。 “父皇,儿臣以为,可以把这些灾民迁往各地,让那些没有受灾的地区接受这些灾民,并且供养起来!这样,京都之围就解决了!” 二皇子周厉信心满满的站出来说道。 此话一出,满朝文武都齐声赞扬。 马屁齐飞,直接把二皇子吹成了上古圣贤。 周凡冷笑,周厉这个办法,也就是转嫁危机罢了! 地方上已经足够高压了,倘若涌入大量的流民,地方上的治安和管理都会承受压力,而且不好好监管这些流民,滋生叛乱只是时间问题! 就在群臣都赞同二皇子的办法的时候,周凡却露出了冷笑。 “老六,你笑什么?难道觉得你二哥的办法不好?” 永和帝一眼就看到了周凡脸上的冷笑,淡淡的问道。 “饮鸩止渴而已!流民到了各地,怕是要滋生更多的叛乱!” 周凡冷笑道。 见到自己的办法被周凡否定,二皇子气得脸色铁青:“周凡,你别站着说还不腰疼,现如今这是最好的办法了,难道你有办法?” 周凡站了出来,他的声音平静而自信:“父皇,儿臣有一个办法,既可以解决户部的困境,又不会增加百姓的负担,还能把流民监管起来,不使得他们滋生叛乱。” 永和帝眼睛一亮:“老六,你有何良策?” 周凡微微一笑:“父皇,我们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,让灾民参与到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,比如修建道路、桥梁、水坝等。这样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,又能加快国家的发展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