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周青略有些吃惊。 连着刷到两个午木的视频? 有点巧啊。 吃惊一下之后,他也没太放在心上,只当是个巧合。 但随眼看了看视频的点赞和评论数据后,他立马感觉不太对劲了。 十二万点赞? 一万评论? 不是,之前那个视频有质量数据高他多少还能理解。 这种完全低创,就是把午木节目现场剪一下的视频,也能有这个数据,那他就有点难以理解了。 周青下意识的点进视频评论区。 “第一次认识这个人,原来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他唱的啊,我们学校天天放这首歌。” “哈哈,午狗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确实在学校里都已经快要被放烂了,我前几天去接我侄子放学,他们学校放学铃声就是这首。” “午狗这些歌还真是百听不腻,其实我觉得他《海底》那场应该排第一才对,那场根本就不敢多听,太影响心情了。” “同不敢多听,多听几遍心里的伤心事全要被勾出来了。” “这样一盘点才发现午狗就没几首差的歌,不知道他新专辑歌质量怎么样。” “新专辑?午狗要发新专辑了吗?” “对,已经开始预约了,不过午狗没宣传。” 视频评论区很活跃,特别是在这种类型的视频里,大家往往都是看过了事的,能有这么评论,已经是突出性的高了。 周青发现评论区底下,有不少一部分在讨论他新专辑的事。 这是午木买营销了? 但他完全没听说啊,而且要买不找他们公司买? 这个号也没几个粉丝,看着也不像是营销公司的矩阵号。 周青疑惑奇怪了一会,继续刷。 第三个视频总算不是午木的视频了,是其他歌手综艺的现场。 但.又往下刷了几个后,看着眼前出现的午木短视频,还有边上又明显高出寻常水平一截的数据 不对劲! 不对劲! 太不对劲了! 长久做这行养成的敏锐感知,让周青立马就感觉到有问题了。 如果一个两个还能说是巧合,但这么频繁,用巧合来解释就说不通了。 已知,午木本人完全没营销,也没联系过营销公司,这些账号很多也都是一眼个人号。 又知,在没有投入营销的情况下,午木的视频出现的这么频繁,数据还明显高出一截. 那答案就只有一个了——是观众们想看午木的视频!午木的视频有热度!大家都想了解午木专辑的情况,所以大数据才会偏向午木! 这就像发生什么重大安全事故,或者国际重大新闻的时候一样,大家急切想了解其中的内情,然后所有和这种事沾边的视频,数据都会比平时高。 到了这种时候,已经不是事件蹭他们账号的流量,而是他们账号蹭热点的流量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