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虽然圈子里卖十几个亿的剧集不少,但那些剧都是动辄四五十集的体量。 王仁这项目就十几集,按照体量来说,卖4.5亿,已经属于非常顶级的售价了。 而午木之前投了九千万,在这片子里的投资占比是百分之六十四,再去掉一些宣传营销费用。 4,5亿,他大概能分到两亿七千万. 午木看着这数字的时候都是愣了一下。 “这投资剧集,好像有点赚钱啊。” 他心中都有些感叹了。 半年不到,赚了一亿八千万! 虽然到时候还要交税,正常情况下也赚不到那么多。 这次是他先用利润卡把热度拉高了,才会有这种价。 并且也是剧集质量不低,才能卖的上高价,不然平台也不是傻子,就算有热度,也会考虑风险。 但.高质量影视剧本,他系统抽奖不缺啊。 业绩卡他也不缺啊。 午木觉得,自己完全可以把影视剧本的“需求度”在心里提一成了,让阿统多给自己抽点好的影视剧本出来。 然后直接复刻这一套打法,投资剧集,然后自己在里面当演员,当演员赚到了积分又把剧集热度拉起来卖个高价. 噫,无限正循环起来了! 舒梅也很敢想,“老板,我们再像这样多赚几部,就能成为行业内的一流公司啦!” 石武就没那么敢想了,他觉得像这样多投资几部,在大赚之前,亏损破产的风险更大。 午木的个人工作室内,正在开例行周会。 汇报完王仁剧集那边的收益,他转向下一个重要议题。 “老板,我觉得我们该营销一下重回顶流的概念了。”他郑重的说道。 这是他老早就在计划着的事了。 午木的热度很高,关注度很强,但圈内却还是一直处于观望之中,有点处于模糊地带的感觉。 是既感觉午木确实很火,热度很高,又心里疑虑,是不是虚火? 毕竟塌房后的他没有像其他顶流一样,用一部剧集,一场营销,一个类似的标志性事件来彻底证明自己的地位。 现在标志性的事件有了,是既有专辑唱片,又有卖爆的剧集。 但等大家慢慢去默认他重回顶流实在是太慢了,石武觉得这个时候最好是直接找营销公司,把这个概念推一推。 毕竟他现在重回顶流绝对是实至名归。 不过这次石武却还是慢了一步。 他还在汇报着自己的想法呢,外面早有人发现了机会,先一步出手了。 一家叫做《世界娱乐周刊》的杂志,在午木剧集大卖的消息曝光的时候,跟着发布了一份圈内明星排行榜。 按照他们的排行榜,超一线明星有9位,大多是一些公认的老牌巨星。 一线明星有72位,二线有189位。 然后又从一线明星里,单独划拉出一个国民榜,一个顶流榜。 国民榜有十二个,第一位是莫墨。 顶流榜有十个,第一位是午木,第三位孙悦晴。 然后午木之前见过的人里,周宇排第五,萧逸排第九,之前被认为是顶流的孙智纯被踢出了榜单。 这个排行榜一出来,毫无疑问立马就是被骂惨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