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你先把玉镯收回去,我去找李叔借工具,等我回来,今晚就把他修好,不影响布匹的订单。” 秦渊抬头看向姜秋韵,语气缓和一些:“即便不相信我,还是想去当了镯子,那明天再去也不迟。” 说罢,秦渊离开了家。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,可还是小瞧了秦渊。 但没关系。 秦渊要证明自己,不仅能修好,还能修的更好! 出了家门,秦渊去找李叔。 他是西门村的匠人,原先是铁匠,后因铁器管得严,转行成了木匠。 附近十里八乡谁家需要做点手工,修一修东西,都找他帮忙。 眨眼功夫,秦渊敲响李叔家的门。 “谁啊!” “李叔,是我秦渊。” 见到秦渊来敲门,李叔脸上浮现笑容。 “你小子回来了?你这是考完了?” 秦渊应声。 “是啊李叔,刚考完就回来了。这不是家里的东西坏了,找您借点工具,自己回去修一修。” “尽管拿去,你修啥啊?” “修纺车。” “纺车?你能修好?”李叔稀罕道。 “这样,你先带着工具过去,我待会儿忙完去帮你忙。” “行。” 秦渊点头,接过工具回家。 回到家后,秦渊先找了一块木块,手握木匠工具,打算再制作一枚新锭子。 手摇纺车的主要结构:锭子、绳轮和手柄。 其中锭子才是重中之重。 锭子由锭杆、锭盘、锭胆、锭钩、锭脚等组成。 且和生产速度有着直接影响。 简单来说,就是多一枚锭子,效率能翻一倍。 所以秦渊打算把现有的零部件,再配上手头上正在制作的锭子加起来。 改造成两锭纺车! 大部分农家自己都是单锭,只有少部分富家或者官家才有多锭子,至多五枚。 再往上就不是纺车,而是纺织机了。 那种超越当下时代的产品,秦渊目前是有心无力。 一来时间不够,明天还要去参加答谢会,想办法赚钱呢。 二来现阶段搞个两锭纺车就行,也够她们俩用了。 正当秦渊忙活着制作锭子的时候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