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:陈永仁很孤独-《让你导演爱情,你给我导只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这段剧情在不少观众看来,有些莫名其妙,感觉完全没有必要拍摄陈永仁看心理医生的情节。

    他现在应该着急解决内鬼的问题。

    心理医生又无法帮他找到内鬼。

    这时候宁豪之前的那番点评,再度被观众提及,他们也认为陈永仁的人设好像有点崩。

    关键时候,还是韩岩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段剧情是很有必要的,甚至可以说是不能缺少的环节,因为这段剧情凸显了一个重要的细节,那就是孤独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很多观众,尤其是比较宅的观众,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,产生这样一种心情,那便是无人分享。”

    “听了一段好的音乐、看了一场不错的电影、知道了一个好玩的段子,然而当这部分人想把自己的心情分享给别人的时候,才发现自己无人可以分享。那一瞬间的孤独感,是可以轻而易举击溃一个成年人的。”

    “而陈永仁面对的孤独,要比这些情况可怕一万倍。为什么陈永仁只能在心理医生这里睡一个好觉?真的只是因为那张椅子很舒服吗?显然不是!因为在心理医生这里,陈永仁可以完全放下所有的戒备,即便他不小心说了梦话,讲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,心理医生也不会当真,只会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陈永仁跟心理医生坦白自己警察的身份,也可以佐证这个观点。所以陈永仁在心理医生这里,可以最大程度的放开自己,从孤独的氛围中解脱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让我们把时间往回拨,来到陈永仁在天桥上发飙的时间段,其实这一段也可以理解成,陈永仁心态崩了,他已经完全不想干了,甚至就想要暴露自己,自求一死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?时间还要继续往前走,回到电影最开始的天台戏份,在天台戏份中,陈永仁说过一句话,说好了三年,三年之后又三年,三年之后又三年,已经快十年了老大。”

    “十年的卧底生涯,可以说陈永仁一直在走钢丝,下方是万丈深渊,而前方又看不到尽头。他没有朋友、没有家人,所有的事情都只能藏在心里,而跟上司的见面,又总是只能聊一些正事,并且时间还很短,情绪根本得不到宣泄。”

    “好不容易要熬出头,结果因为警察局内也有内鬼,导致行动功亏一篑。十年的压抑,在这一刻完全爆发出来,陈永仁还只是在大街上嚷嚷两句,已经算是非常克制了。换一个心理承受能力不那么强的人,面对这种情况,怕是会直接疯掉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天桥上的戏份跟心理诊所的戏份,是需要结合在一起看的。陈永仁先发狂,然后冷静,最后继续恢复卧底的身份。他是个了不起的人,一个了不起的警察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听得我眼泪都快下来了,韩导解释的真好啊。】

    【韩导说的的确非常有道理,试想一下,倘若我去做卧底,别说三年,就算三个月估计都撑不下来,那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。】

    【陈永仁跟心理医生摊牌的这一段,看得我很心酸,说真话都没人相信。如果不幸死去,陈永仁说不准连个警察的身份都无法恢复,这么多年的贡献,完全无人知晓啊。】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