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承平二十五年,十月二十八。 重山镇已经进入冬季,寒冷的北风从关外呼啸吹来,如同刀子一般划在人的脸上。 迎河堡外,人头攒动,将寒冷的北方驱散开来。 今天杨正山要离开迎河堡了,堡内几乎所有人都出来相送。 长长的车队停在屯堡南门的道路上,杨正山站在车队后方望着黑压压的人群。 目光扫视,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,他捋着胡须欣慰的笑着。 人生在世,总要做点什么。 他来到这里,虽然心里总是有些不得劲的地方,但是他感受到了成就感带来的满足。 能为大家做一些事,能让这些军户过上更好的日子,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,也不枉他在这个世界走了一遭。 今日离去,数千人相送。 若是能回去,今天的场面他能吹嘘一辈子。 “保重!” 杨正山拍了拍杨承泽的肩膀,这小伙子的眼眶都红了,呵呵~~ “叔!”杨承泽唤道。 杨正山微微颔首,又在其他的杨氏子弟身上扫了一眼。 “你们都要保重!” 该说的他之前都说了,每一个杨氏子弟他都单独交流过,循循善诱,谆谆教诲。 说他们是自己的后辈,杨正山感到不舒服,可若是说他们是自己的小兄弟,杨正山还是很愿意接受的。 众人心中都充满了离别的感伤。 杨正山没有在于他们多说,目光在后面的士卒们和军户们的身上扫过。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刘元府的身上。 自今年胡族入侵之后,这个糟老头对他的态度也不再是爱答不理,虽然老头依然很倔,但最起码对他有些笑脸了。 见杨正山望着自己,刘元府上前一步,将手中的一册书递给杨正山。 “这本书送给你!” 杨正山有些诧异的接过书来。 这是一本《中庸》。 “多谢前辈指点,晚辈受教了!” 只是一瞬间,杨正山就明白刘元府送他一本中庸的目的。 《中庸》讲得是什么就无需多说了,刘元府自然不会毫无目的的送他一本平平无奇的《中庸》。 回想这两年来,自己做的那些事情,杨正山也觉得自己该收敛一下了。 其实不知不觉间,他做了很多逾越规矩的事情,要不是有周兰给他兜底,他不知道要面对多少麻烦。 各安本分,各负其责。 有周兰在,他逾越一些规矩,没有任何问题。 可是以后他抱不到周兰的大腿了,那他就要本分一点了。 “老夫没有指点你!”刘元府板着一脸说道。 杨正山笑了笑,躬身一礼,“老先生,告辞!” “诸位请回吧!” “来日方长,有缘再见!” 跃上红云的马背,杨正山扯动缰绳,头也不回的朝着东方行去。 尔后,长长的车队也跟在他身后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