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看着堆在一起的金银,王彬不由得感到惋惜。 金银烧不坏,可是毛皮,药材等物资是能烧坏的。 而科尔察氏最值钱的东西不是金银,而是那些牛羊和数不胜数的毛皮,以及一些珍贵药材。 “你觉得这些金银如何处理?”王彬看向杨正山。 “上缴三成,留下四成抚恤战死的将士,剩余的三成分给将士们!”杨正山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 王彬几乎没有思索,就认同了他提出了方案。 这样的方案看起来他们这些当官似乎没有好处,但实际上大头都是他们的。 牛羊、毛皮、药材、还有一些功法等等,这些其实比金银还要值钱,关键是留下这些东西还不容易被人诟病。 至于剩下的东西如何分,杨正山没有问,他相信王彬会给他留一份的。 …… 重山关。 “大捷,大捷!” 惊喜的喊声传遍了整個总兵府,负责接收战报的文吏一边呼喊着,一边跑向总兵府的书房。 “大人,大人,大捷!” 正在处理军务的陆崇德闻言,嗖的一下站了起来。 “大捷!” 他先是惊喜,后又感到疑惑。 哪里来的大捷? 梁储这个时候应该刚刚抵达复山城没多久,难道他们刚到复山城就与胡族打起来了! 文吏跑进书房,满脸欣喜的将战报递给陆崇德,“大人,东路松州卫参将王彬和安源城守备杨正山大破科尔察氏!大捷,大捷啊!” 大破科尔察氏! 陆崇德猛地打了一个激灵,连忙结果战报看了起来。 王彬在战报中将与科尔察氏的战斗描写的很详细,从杨正山找到科尔察氏旗地的位置,到杨正山提出火牛阵,再到战斗的具体经过,他都有详细的描述。 不过他也隐去了一点,那就是他不敌多巴托的事情。 这个其实不是很重要,虽然科尔察氏是杨正山找到的,火牛阵也是杨正山提出的,战斗中杨正山和安源城守备营表现最为出色,但他是主将,这场战斗是在他的率领下取得了胜利。 无论如何,他的功劳都是最大的。 所以他能不能打得过多巴托并不重要,只是说出去有些丢人罢了。 “好,好,哈哈哈~~” 陆崇德看完战报之后,连叫了两声好,哈哈大笑起来。 虽然这场大捷对整场战争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,但能大幅度削弱东海胡族的实力。 科尔察氏可是东海胡族的七个大型族落之一。 击溃了科尔察氏就相当于降低了东海胡族一成的战力。 而更关键是他们重山镇的军队损失很小,只是东路松州卫折损了三千兵马而已。 主力未动,先打残了东海胡族的一个大型族落,这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。 陆崇德又看了看一遍战报,脸上洋溢着浓郁的笑意。 “火牛阵,哈哈,好一个火牛阵!” “这个杨正山不愧是写出《三十六计》的兵家宗师!” 他直接给杨正山冠上了兵家宗师的头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