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报!启禀将军迎河堡防守官杨勤勇求见!”一名斥候过来禀报道。 “勤勇啊,让他过来吧!” 杨正山淡淡的笑道。 很快,斥候就将杨勤勇领了过来。 “下官拜见将军!”杨勤勇有些激动的拜道。 他是杨氏子弟,他见过杨正山几次,不过也就仅仅几次而已。 杨正山打量了他一番,笑道:“不错,比以前壮实多了!” 杨勤勇其实是杨氏子弟中的代表人物,他代表的是那些没有在杨正山麾下效力过的杨氏子弟。 从最初杨正山在杨家村组建青壮队伍开始到如今的腾龙卫,在杨正山麾下接受过灵泉水滋养的杨氏子弟应该有两百多人,但也有一部分杨氏子弟从未在杨正山麾下呆过。 这其中就以杨勤勇为代表。 当然这不是说杨勤勇没有喝过灵泉水,只是他们这些杨氏子弟喝的灵泉水要少很多。 如杨承泽,杨明武、杨明镇等人,他们少的在杨正山麾下待了两三个月,多的在杨正山麾下待了七八年。 待了七八年的那一批杨氏子弟就是杨明镇那一批。 与这些人相比,杨勤勇喝到的灵泉水无疑要少很多。 可以说杨勤勇能有如今的成就,靠的是他自身的天赋和努力。 “嘿嘿,让将军见笑了!”杨勤勇挠挠头笑道。 杨正山拍了拍他的肩膀,慈和的笑道:“走,给我讲讲迎河堡的事情!我听说你把迎河堡治理不错!” “没有,那都是承泽叔和七叔的功劳,小子只是沾了他们光而已!”杨勤勇谦虚的说道。 杨正山离开迎河堡后,杨承泽接任,而杨承泽离开迎河堡后,又由杨承章接任。 说迎河堡是杨氏一族的地盘一点都不为过。 也正是因为迎河堡一直由杨氏子弟担任防守官,才能保证当初杨正山留下的政策延续下来。 如今的迎河堡依然是建宁卫辖内最富裕的屯堡。 “呵呵,我知道你的本事,无论是族长还是承章都跟我夸奖过你办事沉稳,处事周到!”杨正山表扬道。 杨勤勇被他表扬的有些不好意思,不过心里还是很高兴的。 在他看来,能得到杨正山认可,是他最大的福气。 “不过有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,因地制宜,因时制宜,我在迎河堡留下的很多政策都是基于当初的迎河堡考虑的,而如今的迎河堡与当时的迎河堡有很大的不同!” “那时候迎河堡很穷,军户们吃饭都是个问题,而如今军户们不但能吃得饱饭,而且还一个个变得富裕起来!所以有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!” “不要总是守着我留下的那些政策墨守成规,有时候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变迎河堡!” “只要你是真心对军户们好,军户们就会支持你的!” 杨正山循循善诱的教诲道。 其实如今的迎河堡也不是没有问题,就比如当初杨正山建立的针线作坊,那时候让军户缝制布鞋是为了赚钱养家,可现在军户们都富裕了,没必要让他们继续缝制布鞋了。 可无论是杨承章还是杨勤勇都依然让军户们缝制布鞋。 这显然是有些不合时宜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