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平日里杨正山很随和,与他也很亲近,每次他来,杨正山都会像见了老朋友一样招待他,可现在杨正山的态度显然不是见了老朋友。 罗裳小心翼翼来到书桌前面,当他看到杨正山写的字时,脸色唰的一下白了几分。 ‘不忠之人曰可杀!不孝之人曰可杀!不仁之人曰可杀!不义之人曰可杀!不礼不智不信人……’ 写到最后一句,杨正山稍微停顿了一下,才又提笔写下,“老夫曰尽数可杀!” 这是张献忠的七杀诗中的几句,不过杨正山肯定不能写‘大西王曰杀杀杀杀’,所以他稍微改动了一下。 改动的好不好暂且不说,就说这字。 杨正山的书房算不是好,但绝对算得上大气磅礴,一笔一划都笔势雄奇,姿态横生,正如他的枪一般锋芒毕露,大开大合。 而这一个个‘杀’字更是显得杀意涌动,一眼看去,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升起,让人感觉心寒胆颤。 “侯爷,蓟州罗家与我无关!”罗裳哆哆嗦嗦的说道。 他真的被吓到了! 杨正山嘴角微翘,“我知道,你没那么傻!” 罗裳闻言,嘭嘭直跳的一颗心顿时安定了不少。 杨正山将毛笔放在笔架上,看了看上面未干的墨迹,说道:“看在你的面子上,老夫给蓟州罗氏一个机会。” “不用不用,侯爷想如何处置他们都行,别浪费我的面子!”罗裳连忙摆手说道。 他与杨正山是有情谊的,但是他知道这份情谊是不能浪费的。 杨正山因为他给蓟州罗氏一个机会,这不就是在耗费他与杨正山的情谊。 他可不愿意把这份好不容易积蓄的情谊浪费在蓟州罗氏身上。 杨正山见他如此反应,不禁有些莞尔。 “蓟州罗氏还是有用的,这次就警告他们一下吧,将这副字给他们送去吧!” 刚才杨正山是真的动了杀心,不过现在他的心绪也平静下来了,反而开始考虑得失。 蓟州罗氏虽然让他厌恶,但对他和对罗裳来说都有用处。 既然有用处,那先留着也就无所谓了。 “这~~”罗裳犹豫了一下,“罗长盛就在我家中!” 杨正山略感诧异。 “他今日刚来,我也是刚刚知道他们做的事情!”罗裳解释道。 “哦!”杨正山冷笑,“他想让你做什么?” “还能做什么?自然是让我劝说侯爷停止从江南收购粮食!”罗裳道。 杨正山微微颔首,“给他送去吧!老夫这一次要在平远省大开杀戒,让他们躲得远一点。” 杀心虽然已经安静,但杀意并没有消失。 辽东大旱牵扯近千万百姓的生死存亡,虽然杨正山管不到平远省,可是他们既然惹到了杨正山的头上,那就别怪杨正山为了辽东的百姓对他们疼下杀手了。 “是!”罗裳双手有些颤抖的将书桌上的纸张收起来。 “回去吧,我这里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,就不留你了!”杨正山道。 “喏!”罗裳如蒙大赦,捧着字,躬身退出房间。 虽然杨正山后面露出了笑意,且态度也变得温和了很多,但他依然有种心神颤栗的感觉。 而在罗裳离开之后,杨正山又在书房中考虑好久。 他是对平远的那些盐商和粮商动了杀心,也打算对他们大开杀戒,不过如何杀,该怎么杀,还要好好思量一下才行。 总不能直接派兵过去一家家将其屠杀掉吧。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。 “权贵,权贵,什么是权贵?” “权贵杀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