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改个名字不就行了! “臣也以为不妥,以朝堂之名行商贾之事实则是与民争利,臣以为玻璃之法应该交于民间商贾,由商贾经营,朝堂可以从中抽税!”户部右侍郎罗仁又站出来说道。 杨正山看向他,这个人不是蠢就是坏。 什么叫与民争利? 皇商司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经营玻璃。 可玻璃与民有什么关系? 现在玻璃产量不高,价格却很高,根本就不是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。 玻璃的利润再大,也跟普通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。 如果把玻璃的制作方法传播出去,也不会让普通百姓赚到钱,只会让官宦和富商赚到钱。 不过杨正山没有跟他争论,跟文官争论这不是找虐吗? 人家会引经据典,杨正山可不会! 所以他开口说道:“臣觉得罗大人说的对,与民争利不好,臣觉得可以将玻璃之法交给商贾来经营!” “……” 满朝文武都错愕的看向杨正山。 不是,设立皇商司不是你提议的吗? 怎么现在你又反对了? 玻璃之法传给商贾,那还设立皇商司做什么? 孙文鉴皱着眉头看着杨正山,然后立即开口道:“臣以为不可,玻璃之法涉及银钱千万两,设立皇商司与国有利,岂能交给商贾来经营?” 杨正山低着头,嘴角却是微微翘起。 孙文鉴为何又同意设立皇商司了? 原因很简单,皇商司的设立可以给户部带来银钱,他反对的不是设立皇商司,而是皇商司设立后不归户部管辖。 户部右侍郎罗仁见自己的上司跳出来反对,一时间有些尴尬。 而户部左侍郎李志节想了想,也站出来说道:“臣附议,玻璃之法不能交给商贾经营!” 说完,他还瞟了一眼杨正山。 哼哼,靖安侯坏的很,居然想把玻璃之法交给商贾经营。 其他官员稍微琢磨了一下,也就明白杨正山为何会同意将玻璃之法交给商贾经营了,当然他们的明白是他们自以为的。 满朝文武,没有人比杨正山更了解玻璃之法。 这玻璃之法本来就是出自杨正山之手。 若是将玻璃之法交给商贾经营,那杨正山可以很轻易的从中赚取大量的银钱。 他们如此一想,也就明白杨正山为何会同意了。 可是杨正山真的想利用玻璃捞银子吗? 如果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,当初就不会将玻璃作坊挂在总兵府的名下了。 他之所以同意,是为了让自己换个位置。 之前他是站在赞同设立皇商司的位置,这些文官反对他。 现在他站在不赞同设立皇商司的位置上,这些文官还反对他。 虽然现在不是所有的文官都反对他,但只要一部分文官反对他就够了。 这样就会让文官变成了两派,一派赞成,一派不赞成。 那剩下的事情还跟杨正山有关系吗? 没有了! 剩下的就是文官自己的争论了,谁赞成,谁反对,你们慢慢争,杨正山悄悄的退回队列。 “臣以为不妥!” “有何不妥?” “朝堂岂能经营商贾之事?” “盐铁皆是商贾之事,为何朝堂可以经营盐铁,却不能经营玻璃?” …… 一时间,大殿内争论声不绝于耳,吵吵嚷嚷的,跟个菜市场似的。 延平帝坐在上面,看着站在勋贵队列中一动不动的杨正山,脸上挂着一抹玩味的笑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