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车一停下,张大爷笑呵呵迎出来:“小苏来了。” “大爷,大妈早。”苏染寒暄过后赶紧进店查看定制的家具,书架和柜台都是按照她画的图纸款式做的,很精美。 大家立刻从车上卸下货箱,把歌唱带和武侠小说摆放在书架上。 人多力量大,不过一个小时货物都摆放好了。 没一会,顾常青也开车到了,见到张师长很是意外,寒暄过后把带过来的一箱样衣打开给苏染看:“小苏,样衣我带了二十套过来,你看一下怎么展示,我给你挂上。” “样衣就展开挂墙上吧,这里要钉钉子……” 苏染指挥布置服装展示,顾常青和陆衡身高腿长,帮忙挂衣服。 店里装饰着绿植,衬托出清新雅致的书香氛围。 张宇航和赵刚换上了时尚的T恤衫搭牛仔裤,梳着三七分的发型,精神奕奕。 苏染让他们进吧台分工协作,嘱咐道:“磁带一律卖七元一盒,小说一律三元一本,杂志两元一本,服装一百元一套。” “一会有顾客来了,赵刚负责记收钱记账,张宇航负责取货,先试着这样分工,不适应就换过来。” 闻言,两人小声提醒:“嫂子,这磁带进货价是三元一盒,卖七元 会不会太贵了?” “小说的进货成本也才……” 苏染敲了敲台面:“兄弟,我们这是在经商做生意,你们去花城的油费,人工,店铺的租金都是成本,你们不要质疑定价,按我说的卖就是。” “至于服装,这种明星的衣着款式如果是欧美设计师设计的,版权费都要卖几百万,我们现在的零售价算是便宜的,另外,顾客既然要穿时尚款式自然要买价格高的,毕竟穿别人买不起的才能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嘛。” “可是,别人买得起吗?”赵刚又低声问。 “兄弟,自信点,这是精神消费,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,就是不吃不喝也要省钱买的。” 粉丝经济他们还不懂。 苏染指了指对面新华书店:“看到没有,那边求知若渴的年轻人,特别是文艺青年,都是我们潜在的顾客。” 他们抬头望过去,对面新华书店门口已经挤满了排队买书年轻人,心里有了些信心。 苏染见筹备差不多了,下令开业。 “张大爷,可以点鞭炮了。” “哎,好的。” 一阵鞭炮声响过,对面新华书店里外不少顾客循声望过来。 看到了这家【时尚前沿文艺站】的招牌。 “对面好像也是家书店?” “要不要去看看?” “那么小的书店能卖什么书?” “门口的小姑娘挺好看的。” “还有长得好看的男员工。” “……” 没多久,对面书店播放出一阵港风摇滚乐。 这次更多人的目光被吸引过来。 “这歌真好听!” “是BeyOnd乐队的歌曲!” “走,去看看有没有这只乐队的歌唱带卖。” 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