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在新华社书店对面,名字叫【时尚前沿文艺站】,主要经营文艺书籍、歌曲磁带和服装。”苏染趁机宣传一把。 “哦,原来那家店是你开的呀?我们出版社还有同事在你店里买过武侠小说和歌曲磁带呢,听说生意很好啊。” 林主任脸上笑容更热情了,赞赏道: “前几天听说这家店被打劫了,连驻地部队都联合公安出动抓劫匪了,给阳市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,你们的功劳很大啊。” 苏染笑了笑:“不是我们的功劳,是解放军主动为民除害。” “对,是军民鱼水情。” 林主任笑着写稿费批条,二千五百块稿费。 苏染看他桌上有好几本翻译好的书籍,心思一动,又看到了新的商机,试探问:“林主任,如果我翻译的这本书出版了,我可以代销吗?” “包括你们出版社其他引进的文艺书籍,如果翻译出版后,能不能分一些给我代销,我想丰富店里的书籍种类。” 林主任不假思索应下: “可以啊,我们出版社也必须支持军属创业,不过我们能批给你的代销价格和供给新华书店的是一样的,一本一块钱,也有采购量要求,至少三百本起订购,可以接受吗?” “可以,我们还可以预付款。”苏染财大气粗道。 “好,我们刚好翻译出版了一本海明威的《老人与海》,挺热销的,一会儿我带你去销售科谈一谈代销合作事宜。” 林主任把两千五百块钱的稿费批条递给苏染,以玩笑的口吻说:“要是你拿这笔稿费付采购款,我们出版社倒是又能赚回这笔钱了。” “那我必须支持林主任的工作,就用这两千五百块钱进货吧。”苏染爽快道。 店里的书都卖光了,花城采购的货最快也要下周三才能运到,现在囤货正当时,何况是国外的畅销书。 据她所知,这本老人与海在八十年代是文艺青年必买的书籍,不愁卖不出去。 而且,也是为店里增添高雅元素。 “小苏,你很有经商魄力啊……” 林主任感激想,苏染真是仗义支持他的工作,两千五百块钱的稿费,说进货就进货了。 不过苏染手中现金宽裕,计划采购的数量不止两千五百本。 第(2/3)页